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轮到下一首,谢桑榆关了自己的窗口,把好的柏然的工程文件打开。
软件界面显示正在加载,电脑忽然“嗡”
一下发出巨大的风扇声。
柏然的工程文件非常大,打开几乎花了半分钟。
看到叠了二十几层的音轨,以及铺了六分半的时长,谢桑榆忍不住轻轻吸了口气。
柏然不觉得六分半很长,在希罗公学的时候,每次上台表演,他负责排练的演出都是六到十分钟的。
要是规模再大一点,二十几分钟的曲子也不是没有演过。
柏然的曲子比谢桑榆更精细,双声道的设计在排练室的声场里听得非常清楚,很明显能听到鼓组是放在声场的两边,仿佛环绕着听众。
乐曲由单轨的钢琴声做前奏,随后人声和军鼓先后加入。
单薄的音乐一点一点增厚、变强,有明显的递进。
每一轨的乐器听得很清楚,各自的风格特征很明确。
主歌结束后,电吉他作为旋律线的填补而出现。
柏然还自己录了和声,跟辛西娅的原声叠加;鼓组也开始蓄力,音色变化跟吉他密切配合,形成像云海一样磅礴的气势,一起推进歌曲的行进和发展。
接着是一个很古典风格的转调,乐曲变速,吉他开始solo。
整体调性转成明亮而富有希望的色彩,像是乌云过境之后,阳光重新出现。
柏然保留了原曲中结尾时人声的拉长,做了渐弱效果,最后用双声道的军鼓单独做尾奏,留出了充足的戏剧性的余韵。
六分半的曲子播完了,坐着听的三个人迟迟没说话。
“好酷啊!”
丹尼尔率先回神,但还是忍不住点出:“虽然贝斯上也没什么亮点,但真的太酷了!”
辛西娅想了想:“要我说的话,我觉得有点像协奏曲。
结构上有很清晰的分野,起承转合,很像是古典乐里的几个乐章。
坦白说,从含义表达的层面来看,我一直觉得《AsChocolate》是一首挺没意思的歌。
但这版编曲让我觉得很有趣,会让我想认认真真听这首歌第二遍。”
杰西卡抿了抿嘴,想了想:“我觉得作为鼓手,我在听歌的时候会有偏好。
就像吉他手听歌会关注吉他的部分,贝斯手会关注贝斯的部分,鼓手也会关注鼓的部分。
“柏然和桑榆都不是架子鼓专业的,这种程度的编曲要分轨去录也能实现,但工作量肯定非常大。
我听完之后都觉得演奏起来会很累,更不用说你们做起来会多难了。
说实话我挺震惊的,你俩对这场比赛这么认真吗?我很难相信这是你们一周之内做出来的,确定是独立完成的吗?没有互相帮忙吗?”
辛西娅失笑:“都把编曲做到这种程度了,他俩是多想赢对方啊!
怎么可能还互相帮忙?”
丹尼尔点头表示赞同:“能有这种程度的工作热情,真的很可怕……”
杰西卡低声纠正:“这可不是‘工作热情’,分明是拼死也要压对方一头的‘竞争热情’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