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薛琴听得目瞪口呆,乖乖隆地洞,大学教授不愧是大学教授。
一个人都有八百个心眼子,太会拿捏工人了。
校长笑道:“你们想要办暑期班也不是不行。
但我们有要求,来上课的学员,文化程度必须得达到高中,起码是数理化的水平。
不然一个暑假的时间,老师全把时间花在基础知识补习上了,还怎么讲专业的内容?”
其他考官都深以为然地点头。
经历过给工农兵学员补基础课的阶段,他们是真的不太乐意干这活。
术业有专攻嘛,相信在这方面,中小学老师干的比他们强多了。
真的没必要非让他们上。
第192章坡面怎么可能公平(捉虫)不速之客……
至于以后,校长还给工人夜校画了大饼:“我们也可以合作搞函授大学嘛。
寒暑假的时候,学员来西津大学集中学习。
其他时间段,可以由你们工人夜校组织学习。”
“学制可以是三年,用的教材也可以是大专教材,就按照大学的标准教,毕业了,发函授大学的毕业证书。”
薛琴只觉得目眩神迷,两只手握得紧紧的,简直感觉自己要喘不过气了。
天呐!
原来大学是如此的触手可及。
叶菁菁果然没说错,即便她不能通过高考上大学,她薛琴也能接受高等教育。
可不等她乐淘淘地醉醺醺完,校长也提了自己的要求。
“两件事要强调一下。”
“一个是入学要有门槛,今年高考分数开始公布,落榜考生达到一定分数线,才能入学。”
“没参加高考,或是没达到分数线的,那就要参加我们大学组织的入学考试,必须得通过了。”
“另一个就是,函授的证明我们可以发,你们厂里认不认,那得由你们工厂决定。
目前国家在这一块,还没有明确的规定。”
听听,这都是什么狂徒言辞。
国家对函数大学这块,还没新的规定呢,西津大学就一声招呼不打,自己搞起来。
还有没有组织,有没有纪律?
可放在1978年夏天,谁也没觉得这事儿有什么不对劲。
因为这个时代,准确点讲是六七十年代,各个基层政府和各家单位的自主性都非常强。
比如说大名鼎鼎的赤脚医生政策,它其实是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产物。
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怎么来的呢?是湖北省宜昌市乐园公社,对,就是一个公社,搞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乐园公社杜家村卫生室。
因为做的好,受到了广大社员的欢迎,从杜家村发展到整个乐园公社,然后又有其他公社过来取经学习。
再然后,就作为先进典型,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点名肯定,在全国推广开来。
再把目光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在全国轰轰烈烈开展的七二一大学,也是这样的流程。
是上海机械厂为了满足生产对技术工人的需求,自己厂内办学校,培养技术工人。
他们打了样板,获得中央肯定,然后全国跟着学。
在此之前,也没上级领导给具体的方针政策,手把手的教他们该怎么做。
现在轮到西津大学,怎么就不能自己当这个领头羊呢?
薛琴心神摇曳得不要不要的。
上大学呀,哪怕是函授大学,那也是大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