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小说网

第3章(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还以“哥”

称呼,恐怕还未及冠呢。

国子学在宋朝的地位不亚于清北,而且在原身的记忆里,国子学仅招收京官子弟,选进条件还极为苛刻,看来她隔壁这邻居,不仅年轻,前程也不小啊。

是个正经人家便好,而且人家明日便下船了,挣一顿饭钱,又没什么瓜葛,这也挺好了。

沈渺略微放下心,何况,这“九哥儿”

能将随身书童养得如今白胖天真,想必家风敦厚殷实,是个良善之辈的可能性较大。

于是沈渺思索片刻,便答应了下来。

她开了门,与砚书算好饭钱,还问询他们带了多少粮米,想吃些什么菜肴,听闻他们带了不少脱壳精磨的麦粉,便笑着问道:“我还有些晒干的香蕈、腌好的豕肉,与你家九哥儿做一碗香蕈肉酱烩汤饼好不好?若来得及,我再包一笼蕈馒头如何?”

砚书本想让这娘子再做一次那喷香的“落苏饭”

,但转念想到九哥儿如今那郁郁寡欢模样,的确就着馒头吃一碗热腾腾的汤饼更为适宜,便一口答应了,还利索地返回屋内,用布袋装了一袋子麦粉给沈渺。

“那便辛劳娘子了。”

砚书煞有介事地叉手一揖,才告辞离去。

沈渺关上门,颠了颠手里十个铜板的预付定金,再看向脚边那一小袋细白如雪的麦粉,美滋滋地想:真好,不仅挣了钱,自个也省了点口粮!

她与砚书说好了,少算5文工钱,一并做上三碗,她也能吃上一份。

倒不是她贪小-便宜,而是这样在后世很普遍的面粉,在宋朝却要筛不知几十遍才能得,三十文才能买一斗,一向只有官宦士族子弟才能吃用得起。

沈渺自打穿过来,原先在柴房里受荣大娘磋磨,每天只有一块能噎死人的干饼子吃,后来脱离苦海,为了节省银钱开销,做饭也只用小米、糙米,不知多想念吃一碗弹牙顺滑的面了。

所以这顿饭因砚书出了较为昂贵的面粉,沈渺也拿出了自己带来的香菇、蔬菜与猪肉,其他便只算了柴火、水费和自己做菜的工钱,三碗一共50文,砚书先预付10文定金。

小书童如此大方爽快,沈渺也决定拿出自己的看家本事来做这碗面。

现下时辰尚早,正好可以慢慢准备。

她也不睡了,从衣箱里取出两根粗布襻膊,绑起袖子揉面熬酱。

这“香蕈肉酱烩汤饼”

,其实便是后世所说的香菇肉酱烩面,做起来并不算复杂,但揉面醒面需要时间,泡香菇熬肉酱也需要时间。

说起香菇,这里的大宋经济繁荣,百姓生活十分安定,栽培菌菇的技术也十分普遍,在金陵城,几乎家家户户都在房前屋后辟出一小块地来栽培菌菇。

所以,沈渺临走前也没忘记把荣家屋子后头,原身精心打理的一小片香菇地全摘走,一株也不留给那可恶的母大虫!

而香菇用来做“蕈馒头”

,是此时最常见的做法。

此时的馒头也叫笼饼,其实是后世的包子,圆而带馅的。

宋朝真正的“馒头”

,是武大郎卖的那种“炊饼”

,且大多是条状的。

蕈馒头便是香菇肉包。

香菇肉包在宋朝很受欢迎,本朝的著名美食评论家苏轼先生便曾邀上两位好友大老远去吃包子,吃完意犹未尽还发了个小红薯探店笔记,在词作里写道:“天下风流笋饼餤,人间济楚蕈馒头”

这句词翻译过来约莫便是:“这香菇肉包绝了啊!”

沈渺决定先做烩面的肉酱。

烩面是豫菜,精华在于那鲜香的汤底。

若是在后世,沈渺会用上等嫩羊肉、羊大骨熬汤,至少也要熬够五个小时,熬出来的羊汤白白的,浓郁如牛乳,这时候再将面条拉成宽薄的条状下锅,另外起锅烫辅料素菜,铺在最底下,再滴上辣椒油,带一碟子糖蒜,那滋味,能鲜掉眉毛。

可惜现下没有这种条件和时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海贼之海军霸拳朱雀记至尊箭神深渊独行听说你爱我射雕之江湖邪尊霸宠:魔妃太嚣张大豪门豪门军少密爱成瘾一人得道随身带个狩猎空间李治你别怂悠哉兽世:种种田,生生崽枪炮领主年代空间:糙汉心尖宠又甜又撩重生过去震八方传奇驭灵师:出金真的很难吗?重生后在偏执大佬怀里撒野陵虚血途穿越后,我和夫君一起重生了从岁月道果开始成圣文明之万界领主穿到男频爽文里艰难求生重生之我要当有钱人造化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