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姚黄免了她的礼,瞅瞅盖着锅盖的大锅,好奇道:“这么早,婶子在准备什么耗功夫的吃食?”
高娘子笑道:“不是吃食,老廖不是一直在收鸡头参吗,先前炖汤用的都是三四年年份的,老廖说这样的直接拿来炖汤滋补也不可惜,但是长了五年的鸡头参药性足了,最好攒多了拿来炮制成干,那样药性更足调理起来也更滋补,这不,攒了十几斤了,让我一锅都煮了。”
姚黄掀开锅盖瞧瞧,果然满满一大锅的洗干净的鸡头参。
“光煮就行了?”
“早呢,说是要煮九次晒九次,第一次煮就要煮三个时辰,白天晒晚上阴的,说起来都嫌麻烦,所以附近的村民们都是直接卖生的。”
姚黄:“……他收药材倒是不累,婶子可有的忙了。”
高娘子:“他回来了会帮忙,阿吉青霭飞泉也都会替我分担,没多累的!”
麻烦归麻烦,无论生黄精还是制好的黄精,每次炖汤都有的剩,高娘子人在厨房最吃香,又能拿工钱又能跟着主子们一起滋补,所以再麻烦她也乐意干。
过了几日,廖家西院来了客人,乃廖郎中的好友李郎中,说是要带两个学徒进山寻药,因此在廖家借宿。
姚黄去瞧了一圈热闹,跑来东院书房问惠王爷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赵璲简单跟王妃讲了讲。
姚黄:“……”
所以那天惠王爷盯着山看是在琢磨如何种黄精,不是为了爬山?
惊讶过后,姚黄深深地松了口气,因为她已经暗暗琢磨好几天了,还是没能琢磨出轻轻松松将惠王爷推上山顶的法子。
坐到惠王爷身边,姚黄笑道:“真能种的话,二爷要包个山头做药材生意吗?”
她知道王府也有很多铺面田庄,每年的进项比惠王爷的爵禄还多。
赵璲:“不是,此事需由知县带头,鼓励当地百姓开荒,鸡头参至少五年入药,只有住得近的百姓才能长期照料。”
姚黄懂了,惠王爷惦记鸡头参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造福灵山一带的百姓。
第66章
李郎中三人七月初四到的灵山镇,初五上午雇了一位熟悉山中情况的采药人,备齐干粮就出发了。
灵山里面散布着一些小村落,李郎中一行人可以白日寻找黄精,晚上去村民家中借宿。
初九这日,一早天就阴沉沉的,没多久就下起暴雨来。
晒不成日头,惠王爷坐在堂屋看书,姚黄没这个雅兴,一手撑伞一手抱着金宝去了西院。
西院后院只住着高娘子一人,东厢房改成了水房,两宅子的人沐浴用水都是这边烧的,西厢房改成了洗衣房,留着在家里浣洗王爷王妃的绸缎衣裳与被面,里头还撑了几排晾衣架,绸缎金贵,不能放在烈日底下暴晒。
姚黄过来时,高娘子与阿吉分别坐着一个小板凳,正在西厢房洗衣。
姚黄站在门口,先将金宝放下去,小家伙立即撒欢似的在里头跑了一圈。
高娘子看向低头收伞的王妃。
王妃穿着一套寻常的布衣襦裙,脚上踩着一双在集市上买的木屐,外头雨大,王妃一路小跑着过来,一双脚都沾了水。
她正看着,王妃扶着门框朝外面伸出左脚,哗啦啦的雨水顿时一通冲刷在王妃的脚面,冲走溅在上面的几点泥巴,只剩葱白似的细嫩脚背,五个脚指头都染了大红色的蔻丹,红果子似的勾得人犯馋。
想到什么,高娘子关心道:“夫人月事快来了吧,我去烧盆热水给夫人泡泡脚,免得凉着。”
姚黄笑道:“不用烧,我可没那么娇气,阿吉知道的,每年夏天我不知道要淌多少回水。”
冲好脚,阿吉也将一块儿粗布铺在了门槛上,姚黄就坐在这里,一边看两人洗衣裳一边闲聊。
雨水反倒显得这里更静,冷不丁的,隔壁齐家骤然传来一声妇人的怒叫:“凭什么啊,凭什么大郎二郎三郎都可以去灵山书院读书,四郎就去不得,只能在镇上的私塾凑合?”
是吕氏的声音!
姚黄三个互视一眼,同时竖起了耳朵,胆子越来越大的金宝更是跑过来,准备朝外面叫两嗓子。
姚黄按住金宝的脑袋,继续辨认齐家的声音。
回应吕氏的那人声音很低,一点都听不见,随后吕氏再次怒道:“你少诓我,去年三郎明明也没考进书院,全靠大郎跟那边熟了打通的关系,你还拿了五两银子给他送人情,今年四郎跟三郎考得差不多,那你再给大郎五两银子,让他去打点啊!
是你说的,他们虽然不是出自一个亲祖母却也是自家兄弟,他为什么只帮亲弟弟不帮堂弟!”
齐员外还是没有声音,老人家也不像会扯着嗓子跟人对峙的脾气,但因为吕氏提到了齐大家的孩子,齐大媳妇开口了,声音又高又洪亮:“母亲这叫什么话,都是自家弟弟,大郎肯定希望弟弟们都有出息,三郎去年没考好是因为染了风寒,大郎特意带他过去又答了先生出的新题目,答得好书院才破例收了三郎。
四郎,母亲您自己说说,四郎平时功课如何,就算带他去补考他能行吗?考得太差,书院才不会为了五两十两的银子通融,咱们家又何必花那个冤枉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