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反观当时的明朝,其军队实行军户卫所制,户籍制度森严如铁。
军人世代承袭军户身份,而卫所军官更是世袭罔替。
到了明朝后期,士兵几乎成了军官的私有财产,如同农奴一般被束缚在土地上。
军官们宁愿让士兵们多种田以谋取私利,也不愿为他们购置装备、训练军队,为国家效忠。
于是,到了明朝末年,许多军户一生都未曾摸过刀枪,只是成了军官的佃户。
这样的士兵,一旦被拉上战场,又能有何作为?恐怕只有苍天才能知晓他们的命运。
而明朝真正具有战斗力的部队,也仅剩边军或统军大将的私兵家丁。
然而,由于将位被家族牢牢把控,这些家丁私兵即便打胜仗也无处升迁,一旦战败,统军大将仍需笼络他们,给予赏银。
这种畸形的制度,导致家丁和私兵们出工不出力,胜利时军功归于将军,失败时却需自己承担生命的代价。
因此,他们顺风时战斗力爆棚,逆风时则望风而逃,成为战场上的一道奇观。
两相对比之下,清朝能够夺取天下,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到了南明时期,战场上活跃的甚至大多是投降的明朝军队。
这不禁让人深思:为何明明是同一支军队,在明朝体系中却是望风而逃的溃军,到了满人手下却战斗力爆表?其实,在古代军队中,除了信仰之外,真正的决定性因素就是上位者能够给予普通士卒的好处有多少。
在张固看来,对比商鞅变法和清朝的军功制度,他更倾向于清朝的制度。
因为清朝的制度不仅实用性更强,而且更为简单明了。
士兵们作战后,只需按照功劳大小分发功牌,这些功牌便如同古代的“军功券”
,可以兑换土地、钱财、爵位等丰厚赏赐。
这样的制度,无疑能够极大地激发士兵们的战斗热情与忠诚之心。
张固甚至想,这样的功牌制度完全可以复制到自己的军队中来,并进一步完善。
他计划将功牌分为一等功牌、二等功牌、三等功牌,甚至增设四等、五等功牌,以对应不同的奖励。
这样,士兵们无论大小功劳都能得到相应的认可与回报。
而当他们因伤致残或年老体衰退伍时,也可以用功牌兑换赏赐,确保他们的后半生有所依靠。
这样的想法让张固激动不已。
他相信,只要这样的军功制度得以实施,自己的军队便能长期保持强大的战斗力。
然而,具体实施细节还需与郭嘉等人商议。
遗憾的是,鲁肃不在身边。
郭嘉虽强于谋略,但鲁肃在内政方面却更胜一筹。
张固决定等鲁肃回来后,再与郭嘉、鲁肃、臧洪等人一起商议此事,争取拿出一个完美的军功制度,并从攻取扬州之时便开始实施。
想到这,张固背着手、哼着小曲儿,心情格外舒畅。
他回到营帐中,提上一坛好酒,便向陈留军大营走去。
他打算去找伯父敲诈一些精兵,毕竟四百人还是少了点!
而陈留军却有一万多人。
想必能选出不少人吧?张固的脚步轻快而坚定,他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那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军队在向他招手……:()三国之风起扬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