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太子自幼即聪慧好学,文武兼备,不仅精通诸子百家经典与历代诗词,而且熟练满洲弓马骑射,从小就被当作储君培养,长成后代皇帝祭祀,并数次监国,治绩不俗,在朝野内外颇有威名。”
“但是康熙帝幼年登基,在位六十一年,是我们华国在位最长的皇帝。
只要他还在位一日,胤礽便始终只能是太子,当太子当了几十年也做不了皇帝,心中自然而然会生出些旁的想法,也就慢慢的父子俩离了心。”
第771章卷十·第49章印记二四:红楼43
“据清史记载,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康熙皇帝进行木兰秋围,除了带着太子胤礽,还带了刚满八岁的十八皇子,康熙帝十分宠爱这名幼子。”
“可是出了宫后,十八皇子便突发急病,不久之后就病逝了。
同一时间又发生了‘帐殿夜警’事件,有人向康熙帝秘密告发,太子深夜带着匕首在皇帝的营帐附近游荡窥伺。”
“痛失爱子,加上与太子离心,几重打击之下,康熙帝终于下定决心废了胤礽的太子,圈禁于咸安宫不得外出。”
“不过对于康熙帝来说,胤礽一来是他培养了三十多年的继承人,父子感情深厚,二来胤礽也是孝庄皇太后最疼爱的后辈。
自从废掉太子之后,康熙帝常常梦到孝庄太后与先皇后对他怒目而视,终于还是有所动容,次年三月复立太子。”
“可是自从被废黜之后,胤礽的精神便有些失常,形容疯癫。
复立后非但没有自省,反而愈发狂妄,在朝政上与康熙帝多有冲突,终于在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十月再次被废。
如此两废两立的皇太子,也成了一段传奇。”
“而胤礽之子弘晳,为康熙帝的皇长孙,自幼获得祖父宠爱,抚育于宫中。
在其父胤礽被废黜之后,弘晳已然成年。
他自幼文武双全,为人贤德,深得圣恩,故一时间都传言弘晳会成为皇储人选。”
“在现在的许多小说,剧集的改编之中,经常有提到康熙十分宠爱乾隆弘历,传位于雍正其实是为了让弘历做皇帝,其实这都是演义,将弘晳身上的光环套在了乾隆身上。”
“而且我们是见过雍正帝的,以他的能力与勤政之心,若不是遇到鬼师换命之事遭人陷害,能够继续执掌王朝,说不定清朝能够真正的达到巅峰,相比起来乾隆不过是个得蒙祖荫败家子罢了。”
(第五卷印记十五)
“不过雍正帝继位之后雷霆手段,当时对各方势力都制衡得宜,朝堂稳定,也就没有翻出什么浪花来。
一直到雍正暴毙之后,乾隆继位,他却施行怀柔政策,尤其是父亲不喜欢的大臣,他偏生要重用,这就引起了某些人的心思动荡。”
“比如说皇长孙弘晳,从身份上来说他是正经的嫡长孙,从能力来说胜于乾隆,又自幼跟随在康熙帝身边,远比庶出的弘历更为名正言顺,甚至朝中也有不少大臣依附,朝中一时间两党势成水火。”
“其实关于弘晳一党的动作极少见于正史,因为历史总是由胜利者书写这个亘古不变的道理,自然没有人敢于宣之于口,但是却被曹雪芹隐晦的写在了《红楼梦》之中。”
“八十回后原文之所以会遗失,很大的可能就是被乾隆亲手销毁了,但是为了平息悠悠众口,他还专门了派高鹗与程伟元二人胡乱续写,以扰乱视听,就是为了隐藏书中最大的秘密,事实上他确实成功了。”
第772章卷十·第50章印记二四:红楼44
“不过其实在前八十回中也透露出了不少秘密,在书中有许多处用人物对话或是诗词都暗示了当时朝中局势,其实分为了日月两派。”
“日自然指的是指乾隆势力,月则是藏在暗处的弘晳一党。
例如刘姥姥进大观园时,金鸳鸯三宣牙牌令一章,简直就将此事明着说了。
什么‘双悬日月照乾坤’,‘一轮明月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等等,所指之意十分明显。
还有提到过不少次有关于帝孙之事,所指的自然也是弘晳这个康熙的嫡长孙。”
“曹寅(曹雪芹的祖父)作为康熙极为宠信的重臣,曹家与弘晳的关系也是十分亲近,在那个两党相争的时期,曹家的选择是两边都押了筹码,为的是不管最后哪一边胜利,曹家都能够有好处。”
“而这两个筹码就是秦可卿和贾元春,贾元春是送到弘历身边的这毋庸置疑,而秦可卿的身份就十分值得寻味了。
明面上她只不过是一个小官抱养的弃婴,凭什么嫁给贾蓉?”
“那答案只有一个,所谓抱养不过只是一个掩盖,秦可卿真正的身份是弘晳的妹妹,当年废太子胤礽一族被圈禁时,偷偷送出抚养的皇室血脉。
而她嫁给贾蓉也不过是为了掩人耳目,实际上秦可卿与贾宝玉是同一辈分,与贾珍情意深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