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她完全没抱希望,仅仅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写了出来而已,好多字还是她到处请教人,这篇文章才最终完成。
张秋桂感觉脸庞滚烫,羞赧地低垂脑袋,露出一截后颈,不敢抬头回应众人目光。
班长感叹道:“《从军以后》讲了她参加忠义军以后的感想,说实话,我第一次读完都流泪满面,虽然没有绮丽的用字,但字里行间饱含深情,难怪入选。”
众人心思各异,前面班级被表扬终究是集体荣誉,切身感受没有那么强烈,而张秋桂的文章入选登报,大家便心生不少想法。
张秋桂可以,为什么自己不行呢?
向下一份军报投稿的念头升起,大家胸腔狂跳,充满无限期待,小心翼翼地摸了摸书写张秋桂文章的地方,沾沾文气。
班长进入正题,两手捏着报纸朗读文章,声情并茂。
进入忠义军以前,张秋桂只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小娘子,家里姊妹众多,底下弟弟年纪尚幼,需要她跟姐妹轮流照顾,同其他人家并无不同。
近几年,姐姐们接连出嫁,不像小时候听来传说故事里讲的那样,没有吹吹打打地迎亲,而是穿一身干净衣裳,抱着包袱登别家门,吃顿饭,从此即为别家妇。
轮到张秋桂出嫁的时候,各家各户都拿不出多余的粮食,几近饿死,相看几家都瞧不上她,说她不够漂亮,不好生养,多一个人多一口饭,拒绝亲事。
她娘愁眉不展,爹终日唉声叹气,家里没有粮食了,她爹请了人牙子过来看,准备卖她给人做奴婢。
这时候,忠义军出现,招募士卒,不仅可以吃上热饭,踏踏实实地睡觉,还能上学读书。
张秋桂感觉跟做梦似的,时常掐痛自己,证明这一切不是她臆想出来的,她真的有了新生活。
班长念到情深处,泪水哗哗直流,众人境遇相似,深受触动,拉着袖子默默流泪。
末了,有人用衣袖胡乱擦脸,握紧拳头道:“这都要感谢元帅,如果没有元帅,咱们也不会有现在的好日子,谁敢动元帅一根寒毛,我跟谁拼命!”
其余人纷纷附和。
最后到《徐语》栏目,杜采文上课会重点讲解,所以班长简单地念了一遍,让大家提前了解,不作多余动作。
士卒们扒着中间的细长条框研究,班长念一句,她们小声跟读一句,记忆字音字形,努力理解话语意思。
幸而这些言语并不复杂,通俗易懂却富含深刻道理,听完以后用心记,很快就能完完整整地背下来。
宋得雪初到忠义军中,刚好赶上这份军报,颇觉新鲜,她真正看完更加震撼。
忠义军报不简单,它既为士卒介绍天下大事,当前局势动态,又写明军中各方面情况,规矩严明,使士卒了解忠义军,明确自己每日都做了什么,而不是浑浑噩噩做人形兵器。
军报令士卒主动思考,鼓励她们自发投稿,激励人心,加深归属感。
宋得雪感觉这不是训练普通士卒,而是培养能够独当一面、调兵遣将的优秀将领,否则根本不必做这么多。
小士卒,手脚健全,能拎得动刀,上阵砍杀,如此足矣,标准极低。
而忠义军太特别了,元帅徐茂的言语,让军中士卒了解其为人行事,倡导共同学习,凝聚共识,上下同心,这样一支明理强识的军队剑指一个方向,所向披靡,战无不胜,不是理所当然吗?
顾全各方,手段高明,宋得雪佩服。
军报发放以及介绍复述内容结束,杜采文前去汇报,在徐茂跟前讲了大概情况。
杜采文保证道:“元帅放心,大家都很喜欢军报,一有闲暇就围着军报看,互相讨教,还问什么时候出第二期呢。”
徐茂惊诧,琢磨杜采文的用词。
讨教?
许多士卒字都认不全,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问字上面,互相讨教的氛围浓厚就不足为奇了。
徐茂不想打击杜采文的积极性,扬起笑脸鼓励道:“不错,继续努力,以后军报越办越好,人人都离不开军报,作用极其重要,不可轻视。”
杜采文得到肯定,高兴地道声是,信心增益百倍,她想起一件要事,自己拿不准度量,禀告道:“元帅,属下以为军报或可协助军士学习,有意在课堂上为大家讲解其中内容,只是害怕属下讲解肤浅,无法达成效果,不知元帅能否抽暇前来指点一二?”
徐茂一头雾水,不知道一张报纸有什么值得分析的地方,然而杜采文眼巴巴地望着她,拒绝实在说不出口。
“什么时候?”
徐茂说完就后悔了。
杜采文却反应迅速,抢在她改口之前接了话,回答说:“就在今日下午,不会耗费很长时间,适时请元帅听两句,帮属下把把关。”
“好吧,我去旁听,无需特别安排,你们照常进行即可,不用管我。”
“是,元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