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出于文物保护的目的,这里不让照相。
我和梁贝贝就痴迷的临摹,久久不愿离去。
黄副处长看到我近乎痴魔的状态,就决定在这里多停留一天,让我们师徒好多一些时间临摹。
到鸣沙山看过小小的一弯月牙泉后,我们告别敦煌没有再回嘉峪关,而是转道兰州去往天府之国成都,那里是西南分公司所在地,开发着几座四川盆地的大型气田,气化工也颇具规模。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千年前的古人凭着竹筒顿钻凿出的千余米深的气井和盐井,看到了天然气大规模工业化开采的宏大场面,也就是在这里,我抛弃了原有的构思,绘制出融合了工笔与泼墨的巨幅国画《气贯长虹》,画面内容也是古今交融,围绕着“气”
字,表现前赴后继、坚韧执着的不屈意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在西南分公司的创作任务完成后,为了节省时间,我们乘飞机飞往最后一站,海滨城市青岛。
到了青岛就坐车来到黄河口,这里有全国第二大的陆上油田,也有耸立于近海波涛之上的海上钻井平台。
在钻井平台上,为我们做技术介绍的是年轻的女机械工程师龙蔚。
她自豪的告诉我们:这座平台是我们国家自主设计建造的,整个平台为矩形,属于双沉垫、非自航半潜式钻井平台,总长91米,宽71米,由6根大型立柱、一座箱式甲板、一座高耸入云的井架和两只潜艇式的沉垫组成。
从沉垫底部到平台上的甲板有352米,相当于一栋12层高的楼房,如果再加上井架顶部的高度足有100米,看上去很像一座岛屿一样。
建造“勘探三号”
的最大困难是如何把面积4200平方米、重达2000余吨的大型平台甲板,在相当于12层楼高的空中与6根直径9米的巨型立柱准确定位合拢。
据了解,当时国外有三种建造方法:一是下沉法。
在水深30米以上的天然无风港内,沉垫、立柱沉入水下,再与水面上的平台甲板合拢。
二是吊装法。
沉垫和立柱先在特殊船台上或船坞内合拢,然后用大型浮吊把平台甲板分段,依次吊至立柱上进行高空合拢。
三是液压顶升法。
在合拢水面打入直径18米,长70米的合金钢管桩8根,在桩上安装液压千斤顶,把平台甲板顶到要求的高度,再与立柱、沉垫合拢。
但当时国内既没有这样的场地和设备,也没有这样的条件。
这一难题一直困扰着设计师祝源钧。
一天,他走在海边的沙滩上,突然看到海面上正在救人的场面,救生圈一沉一浮,突然的灵感,触发了他的思路,于是连奔带跑赶回去,奋笔疾书地写起来,这就是“浮力顶升法”
的雏形。
在上海船厂附近宽广的黄浦江面上,采用三只方驳,类似浮码头,也称之为“工装驳”
,以及在船台上建造并已下水的两只沉垫,作为水上合拢、组装整座钻井平台的工装设备。
这个方案的巧妙之处在于,在水面上的浮力调节三个“工装驳”
和两个“沉垫”
之间的吃水差,巧妙地把每根9米x25米高的6根立柱分成若干段,用一段一段叠加焊接顶升方法在水面上把一个相当于足球场大小的甲板平台顶升至距沉垫25米高的位置,然后同两个沉垫合拢组装焊接成一体,成为整座海上钻井平台。
这一极具开创与创新的工艺,得到了当时上海船厂各位领导以及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工人师傅的倾力支持。
这个方法还得到了着名科学家钱伟长的肯定,钱老指出:“要采取措施保护我国科技人员的这一创举。”
听了龙蔚的介绍,我们也感到胸中热血汹涌澎湃。
梁贝贝佩服的说:龙姐姐,你们真棒!
龙蔚谦虚的说:我们还得继续加倍努力,才能缩小与国外同行的差距,现在看还任重道远!
为了深入了解这座平台,我提出就在这座平台上和工人师傅们一起住一夜,黄副处长和平台经理一商量,平台经理说:平台宿舍还有床位,就是条件艰苦些,希望领导们见谅!
我说:我也是工人,没那么娇贵!
晚饭后,我和梁贝贝、龙蔚一起靠在栏杆上看夕阳,龙蔚忽然问了一句:你们会游泳吗?梁贝贝只在游泳池里玩过水,我却是经常在湖里潜水嬉戏,我信口说:我的水性在这海里捉条鲨鱼回来应该没问题。
:()画境奇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