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德内尔提出的办法不止能帮助尚未登陆的巴顿降低些许运输压力,现在就已经减轻布莱德利的困难。
根据他的建议,从6月15日起,布莱德利便下令后勤部门优先从“桑葚”
人工港上卸下热量最高的压缩饼干和巧克力送往前线,而德内尔则在新建立的省邮政局的帮助下,全力动员法国平民暂时忍受口感相当一般的军用口粮,将品质最优的蔬果与肉食供给美国战友。
为了加快解放的步伐,法国人民就连参军上阵都极为踊跃,更不要说暂时降低自己的生活水平了,他们向盟军提供的食品在数量上甚至超过了德内尔的邮政局所能管理的极限,最终在解放区形成了法国人只要看到美国兵就往他们怀里塞食物的奇特景象。
法国人民的支援缓解盟军约15后勤压力,美国第一集团军的后勤供给由此第一次出现了盈余。
此外,盟军特别是美军部队的士气受到了很大的激励,许多美军官兵正是在诺曼底,才真正理解了“解放者”
身份的意义。
美军加快了在科唐坦半岛的进攻步伐,但艾森豪威尔对目前的进度仍不满意,6月19日,他向布莱德利发了电报,要求后者向他说明进展不如预期的原因,而布莱德利如实回答:“我们此前对敌我实力对比判断过于乐观了,虽然德军纸面力量仍然孱弱,但德国步兵却显然不像我们预估得那样,离开装甲部队就不会作战了。”
此时,英军汇报己方装甲部队损失惨重,已经无法继续进攻的消息传来,再度引发了盟军总司令的惊愕。
对比之下,美军的推进虽然也称不上迅速,但至少稳扎稳打,始终不退。
艾森豪威尔即便有心批评布莱德利推进速度不达预期,看看步履维艰的英军,批评的话也说不出口了。
更何况德内尔也表示,相比于布莱德利,见识过德军暴风突击队的他没有犯小瞧德国步兵的错误,但他也不曾预料到,这些番号三百开外的德国三线步兵师竟也有勉强过得去的技战术水平和尚足称道的斗志。
尤其是斗志,德内尔无法理解德国人为什么要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下如此顽强地战斗。
直到他分别同几个德国战俘聊过才发现,什么大势已去?辣脆的宣传机器还让这些可怜的家伙沉溺在第三帝国千秋万岁、战无不胜的美梦中呢!
当德内尔把真实的战况摆在他们面前的时候,这群此前还洋洋得意的俘虏便立刻不知所措了。
“我们需要加强宣传吗?”
布莱德利的副手科尼特·霍奇斯中将朝着走出审讯室的德内尔扬了扬眉毛,显示出十分的不耐烦。
这位士兵出身的将军仿佛已经做好打算,如果德内尔认为需要宣传,他就推荐德内尔承担这个任务。
但德内尔却回答不需要:“只要我们不给德国佬造成惨痛的打击,无论怎么宣传,德国佬都会认为我们是在扯谎。
反过来说,一旦他们损失惨重甚至溃不成军,那么柏林的每一句话都会变得可疑起来。”
“我非常赞同!”
霍奇斯中将这下满意了。
于是一直到六月底,德内尔都运用自己的邮政经验、协助美军建立更高效的后勤体系。
他为自己搞了台打字机,就用那玩意在阁楼上草拟命令。
面对繁杂的工作,他往往需要一心二用,口授命令的同时,手指也一刻不停地疯狂敲击键盘。
用不了多久,他就在第一集团军司令部这里给自己挣了个“疯狂打字员”
的外号。
“顺便把这个交由布莱德利将军批示。”
这句话都快成为他的口头禅了。
6月28日,瑟堡最终解放,美军的后勤压力终于缓解了许多,继续增派部队已成为可能,于是艾森豪威尔便命令巴顿立刻到法国去,巴顿也在收到命令的第一时刻便从布莱德利处“调回”
了自己的副司令德内尔。
“第3装甲师已经划归我第3集团军指挥,我希望你能在大部队抵达之前,指挥该师突破维尔-陶特运河,这对我军下一步进攻好处极大。”
维尔-陶特运河是一条东西走向的运河,距离卡朗唐约有十公里,是德军抵御南下美军的天然防线。
如果美军第3装甲师能够突破运河,那么就能形成第7军和第19军夹击圣洛的态势,而圣洛这个交通枢纽对于美军下一步的推进又至关重要。
只是德内尔并不完全赞同巴顿的意见,他认为巴顿的战略倒是没问题,但实操起来却有些缺陷,那就是运河附近的地形并不适合装甲师进攻。
此外,油料的短缺对第3装甲师而言也是个很重要的掣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