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洛阳。
屋子之中,气氛沉闷。
卢文伟、崔凌、高乾、崔暹等关东世族聚坐一堂,却谁都没有说话。
范阳卢氏、清河崔氏、荥阳郑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渤海高氏、太原王氏,乃至是陇西李氏,各个...
风雪封山的第三夜,长安城外三十里驿道上,一队人影踏着齐膝深的积雪缓缓前行。
为首者披着破旧羊皮斗篷,背负一口锈迹斑斑的铁箱,步履沉重却坚定。
此人正是李砚舟,自西域归来已逾半年,面容比离京时苍老十岁,左耳冻伤溃烂未愈,说话时常带喘息。
他身后跟着六名幸存队员??当年八人西行,三人死于沙暴,二人陷于流沙,一人病亡途中,仅余此六人归朝。
那口铁箱中,装着从“兴唐别业”
搜出的核心文书:一本以血墨写就的《承天录》,记载了那位假死皇子如何联络旧部、伪造圣旨、勾结突厥商路,并在十年间暗中培植三万私兵;另有一册《幽州账簿残卷》,详细记录每年自户部流出的“屯田补贴”
实为军资转运,总数竟达白银七百万两、粟米四十八万石。
他们本可走官道乘马车回京,但李砚舟执意步行。
“沈公卧床不起时还在等这份证据。”
他说,“我们若骑马驰骋,反倒像是忘了那些走不到终点的人。”
入城那日,天未亮,坊门尚未开启。
守卒见这群人形如乞丐,满身风霜,正欲驱赶,忽听其中一人低声念道:“我等自玉门关来,携沈相遗志归。”
声音不大,却让守卒心头一震??近月来,七十二处议事坊昼夜鸣鼓,百姓传言沈怀礼临终前留下密语:“西有火种,待人取之。”
难道就是这些人?
消息飞报宫中,皇帝当即下令开朱雀门,命礼部尚书亲迎。
然而李砚舟拒不受礼,只将铁箱置于太极殿阶前,跪奏一句:“臣等迟归,请罪。
但事未成,沈公所忧者,仍在。”
当夜,御前会议密议至五更。
烛火映照下,皇帝翻阅《承天录》至某页,猛然起身,手中玉笏坠地碎裂。
原来书中赫然记载:当今皇后之父,曾任幽州刺史,曾三次向“西营计划”
提供通关文牒,并收受黄金千镒作为回报。
而兵部侍郎崔允,竟是那位失宠皇子的亲外甥,多年来以整顿边防为名,私自调动府兵护送物资西运。
“朕竟被蒙蔽至此!”
皇帝怒极反笑,“共算推行五年,天下皆知一文钱去向须明示,可朝廷中枢竟藏此巨蠹!”
次日清晨,皇帝未上早朝,而是独自步行至问心堂。
那面旧鼓静静悬挂,鼓皮上的裂痕如蛛网蔓延,却依旧挺立。
他伸手轻抚,指尖触到一处刻痕??是沈怀礼生前所加,仅三个小字:“信几何?”
就在此时,门外传来脚步声。
柳含烟到了。
这位曾与沈怀礼并肩作战的女官,如今已是监察台左都御史,鬓角微白,眼神却sharper如刀。
她带来一份新查证的名单:全国范围内,共有四十三名官员曾在“影役清册司”
设立初期试图销毁档案,其中十二人与“兴唐别业”
有资金往来;更有七家大商号长期为走私路线提供掩护,背后均有朝中重臣作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