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舜微微皱眉,心中己然猜到方回带来的必是重要且棘手之事。
他轻轻放下手中的笔,示意方回进来说话。
方回迈着迟缓的步伐走进室内,室内的烛火摇曳,将他佝偻的身影在墙上拉得细长。
“有共工氏遣使密报,”
方回的声音有些颤抖,透着深深的忧虑,“称今春河水未至,往昔丰沛的河流如今干涸见底。
而阳城、有扈两族为争上游水源,己各自举兵数千对峙河洲。
近日来,械斗数起,场面混乱不堪,死伤竟达百余人。”
方回说到此处,脸上满是痛心疾首之色,为百姓的伤亡和两族的纷争而悲叹。
稍作停顿,方回又接着说道:“更有南方三苗之地,传出流言,言‘尧德己衰,摄政年少,神器无主,当逐鹿中原’。
此流言如野火般迅速蔓延,人心惶惶,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
说罢,方回将牍片轻轻放在舜的手边,那牍片仿佛承载着千钧重量,压得空气都有些凝重。
方回却并不立刻退去,浑浊的老眼带着一种难以言说的复杂情绪,看向条案后面色沉静的年轻摄政。
那目光中,有担忧、有疑虑,亦有一丝期待。
他深知舜虽年少,却身负摄政重任,如今面临这内忧外患的局面,每一个决策都关乎天下的安危。
“摄政,此……乃天下之变徵也。
老臣斗胆一言,摄政之位高寒,西方暗动皆以利刃窥伺。
处置稍有差池……则倾覆之祸顷刻而至。”
他的声音压低,几近耳语,每一个字都透着岁月和警觉的重量。
仿佛生怕声音稍大,就会将这隐藏在暗处的危机彻底引爆。
烛火在舜沉静的瞳孔里跳跃了一下,但面上没有任何波澜。
他并未立刻看那牍片,只是缓缓捏了捏自己发硬的眉心,指端按压处显出一圈疲惫的苍白,随即迅速被血色填满。
舜深知,身为摄政,在这风雨飘摇的时刻,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被众人看在眼里,稍有慌乱便会引发更大的动荡。
“方回公,”
他开口,声线平稳得没有丝毫情绪起伏,仿佛这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有劳。
告知使者,明晨日出之前,备二十日干粮饮水,轻骑十乘,随我出平阳西门。”
方回匆匆步入厅中,神色惶然,看到舜正对着一幅山川舆图沉思。
他嗫嚅片刻,终是忍不住开口:“大人,如今摄政之位,众人觊觎,您却要前往西门之外那等险地……”
舜缓缓抬头,目光深邃如渊,眼中忧虑与不解混杂,仿佛藏着无尽的思索。
“摄政?西门之外,山险水恶,更有……”
方回还要再劝,却被舜一句“备马”
生生打断。
舜的语气决断,不容置疑,那冷峻的神情让人不敢再发一言。
不多时,西行队伍悄然离开了平阳。
他们轻装简从,刻意避开了宽阔的官道。
舜不再身着往日那象征尊贵的玄色深衣,而是一袭粗布葛袍,很快便沾满了泥尘。
弃车乘马后,马蹄都裹着厚厚的粗布,沉闷的蹄声被密林的飒飒风声与山涧的潺潺流水声轻易掩盖。
舜策马奔驰在前,猎猎风声中,他鬓角的乱发肆意飞舞,露出眉宇间一线紧绷的沉冷。
他深知,如今民间谣言鼎沸,可这些传言背后究竟是怎样的千疮百孔,他必须亲眼去看。
数日后,队伍在一处高坡上勒马停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