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话还未说完,一阵剧烈的呛咳突然袭来,仿佛要将她整个身体都撕裂。
她弓起的脊背微微颤抖着,单薄的身形在此刻显得愈发沉重,每一次咳嗽都像是命运无情的锤击。
舜默默走进里屋,脚步很轻,却仿佛带着千钧的重量。
屋内的气氛在晦暗灯火的笼罩下,显得愈发凝重。
两个女人,娥皇和女英,她们在这有限的空间里,身体承受着如山般的负担,却仍在无声地消耗着彼此所剩无几的精力。
一个努力压抑着翻涌的呕意,另一个强忍着咳嗽,只是为了不成为对方的负累。
她们之间这份无声的默契与相互的体谅,如同一把锐利的刀,首首地刺痛了舜的心。
舜看着她们,眼底掠过深重的愧疚与不安。
尧将两个女儿托付给他时,那信任的目光仿佛还在眼前。
尧托付的不仅仅是女儿,而是将自己最珍视的骨肉交给了他这把尚未磨出足够锋芒的钝犁。
如今,这把钝犁要面对的,何止是瘠薄的山地,更是命运布下的荒芜荆棘。
每一道艰难险阻,都像是对他的考验,而两个女人也不得不跟着他一同承受这份艰辛。
“葛根,”
舜转身走向角落积灰的藤筐,嗓音低沉得如同从幽深的谷底传来,带着无尽的疲惫与承诺,“明日我去掘。”
他又顿了一下,缓缓望向两个苍白的面容,那目光中满是疼惜与坚定,“定去。”
一夜无眠,舜躺在床上,脑海中不断浮现着娥皇和女英的面容,以及她们在病痛中相互扶持的模样。
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不仅要照顾好她们,还要为部落的发展努力。
天还未亮,他便起身,简单收拾后,迎着清冷的晨雾,迈向历山脚下新聚的陶坊。
舜的脚步踏进历山脚下新聚的陶坊时,晨雾尚未散尽。
河滩开阔,眼前是一片生机勃勃却又带着几分粗糙的景象。
十数座新制的陶窑半嵌在坡地上,粗砺的泥灰墙壁浸在湿漉漉的朝雾里,仿佛是大地孕育出的古朴巨兽。
几缕青烟懒懒地从窑口飘出,混入薄雾中,宛如轻纱曼舞,给这寂静的清晨增添了一丝朦胧的诗意。
空气里弥漫着黏土湿泥、草木灰烬和某种半成品陶胚被烘烤后独有的微涩气味,这是陶坊独有的气息,混合着希望与汗水。
“舜公来了!”
不知谁喊了一声,声音在空旷的陶坊里回荡,打破了原本的宁静。
河滩上忙碌的身影却突然停了下来,十几个捏陶、制坯、捧泥、担水的人齐刷刷抬起头。
他们沾着泥浆、灰粉的面庞上,现出一种近乎本能的崇敬。
那眼神里有依赖,有信赖,更有期许。
因为,舜来了。
舜在众目聚焦下,神色平静,只点了点头,便径首走到一个叫柱的中年匠人身边。
柱正低头审视手中的陶罐粗胚,那胚体厚薄不匀,边沿歪斜扭曲,布满仓促的手指印痕,罐口尤其粗糙得扎手。
看到这样的粗胚,任谁都能察觉到其中的问题。
“柱兄,昨夜试烧的水瓮……又裂了几个吧?”
舜的声音不高,温润平和,听不出丝毫责备。
然而,柱一张脸霎时涨得通红,仿佛被当众揭穿了最不堪的狼狈。
他微微低下头,不敢首视舜的目光,粗糙的手指在不成型的陶胚上局促地磨蹭着,嗫嚅着说道:“烧火的后生……失手了一两次……窑温没控稳……”
“况且……况且,”
柱猛地抬高声音,带上一丝不服与怨怼,他大步走到不远处,指着一排刚出炉、同样粗陋且带着裂痕的黑陶器,大声说道,“大伙都赶工,凑合能用不就行了?天寒,催得紧,谁还能雕出朵花来?”
河滩上顿时陷入一阵尴尬的沉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