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金秋十月,天高云淡,正是北地一年中最令人舒畅的季节。
经历了血火洗礼的北安道,终于迎来了战后的第一个丰收季。
广袤的田野里,曾经被战马践踏、被鲜血浸染的土地,此刻仿佛得到了天地最大的抚慰,展现出惊人的生命力。
沉甸甸的稻穗在阳光下泛着金黄的光泽,压弯了禾秆;成片的粟米如同金色的海洋,随风起伏,沙沙作响;新开垦的安民屯等处,土豆和耐寒的荞麦也获得了不错的收成。
农人们弯着腰,挥舞着经过格物院改良、更加轻便锋利的镰刀,脸上洋溢着久违的、发自内心的踏实与喜悦。
妇女儿童跟在后面,忙着捆扎、搬运,田埂上堆起一捆捆丰收的果实。
汗水顺着古铜色的皮肤滑落,带来的却不是苦涩,而是对冬日饱暖的期盼。
尽管经历了围城的消耗和边境的骚扰,但在苏婉高效有序的组织调度下,在新式农具和去冬今春兴修的水利设施的助力下,今岁的收成竟比最乐观的预估还要好上不少。
各处的官仓再次变得充实起来,粮囤高高耸立,算盘声声中,书记官们记录着一个个令人安心的数字。
民心,如同被雨水充分滋润的土地,变得愈发安稳和凝聚。
为庆祝这来之不易的丰收,镇北王府特意组织了盛大而隆重的“尝新祭”
仪式。
在临川城外的先农坛,萧绝亲自主祭,祭祀天地祖先,酬谢有功将士亡灵,祈祷来年风调雨顺。
仪式庄严肃穆,却又充满了人间烟火的温情。
祭礼之后,便是与民同乐。
临川城内主要街道上,摆开了连绵不绝的流水席。
新收获的稻米蒸出喷香的米饭,麦子磨面做成雪白的馒头和筋道的面条,刚采摘的瓜果蔬菜,加上王府和各大商号宰杀的猪羊,被做成各种美味佳肴。
香气弥漫全城,令人食指大动。
所有军民,无论尊卑,皆可随意取用。
孩童们拿着分到的甜糕和果子,在人群中奔跑嬉戏,笑声清脆。
老人们聚在街角屋檐下,端着粗瓷碗,嚼着酥烂的羊肉,眯着眼闲聊,话题总离不开镇北王的英明决策、将士们的浴血奋战,以及眼下这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光景。
整个临川城,沉浸在一片劫后重生、欣欣向荣的祥和气氛之中。
然而,在这片弥漫着粮食香气和欢声笑语的祥和景象之下,镇北王府书房内的气氛,却截然不同。
萧绝独自坐在巨大的书案后,眉头微蹙,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烛光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映照在堆满了卷宗和简报的墙壁上。
他面前摊开着数份来自不同渠道的报告,眼神锐利,不见丝毫庆典的松懈。
苏婉端着一杯新沏的、散发着袅袅热气的清茶,轻轻放在案头。
她看着萧绝凝重的神色,轻声问道:“殿下,各地秋收入库的账目并无问题,民心安稳,为何仍见忧色?是西线又有变故?”
萧绝没有首接回答,而是将其中一份不起眼的、看似商贾往来的简报推到她面前,手指重点点了点上面的几行数字和描述。
“你看这个。
云州及周边陇右、河东数州,今秋气候平和,并无大范围水旱灾害,上报的收成也算中平。”
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丝冷意,“但近一月的商情简报显示,这些地区的粮价,尤其是靠近我北安道边境的几个县,其粮价却在缓慢而持续地上涨,涨幅虽不算惊人,但趋势很明确。”
他又抽出另外几份:“不止是粮食。
还有生铁、熟铁、铜料、甚至常用的止血药材、牛皮、牛筋…凡是目前我北安道大规模重建、扩军、发展工坊所急需的物资,其价格在周边州郡的市场,都被一只无形的手,悄悄地抬高了。
采购的难度也在增加,以往顺畅的渠道,现在总会遇到各种莫名其妙的‘耽搁’和‘缺货’。”
苏婉接过那几份简报,越看脸色越是凝重。
她精于计算和管理,对数字极其敏感,立刻看出了其中的不寻常。
这绝非正常的市场波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