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观星台的风带着初秋的凉意,卷着几片枯叶在青石板上打旋,像群不肯离去的蝶。
徐满晋背着手站在汉白玉栏杆边,衣袂被风掀起,露出里面月白的中衣,与远处的云色融成一片。
身后几十余名学员垂手而立,每个人手里都攥着自己的《山河注》和《漏子录》,纸页被风吹得簌簌作响,像谁在低声絮语。
“这第三个月的课,没啥好比试的。”
徐满晋转过身,折扇轻轻敲着掌心,竹骨碰撞的轻响压过风声,“天地之道,重在活用,不在死记。
今儿个就随便考考,权当是给你们的结业礼。”
他先走向唐凌武,指尖朝西北方一点,那里的云雾山正被流岚缠着,像幅没干的水墨画。
“那山北坡有片竹林,南坡是松树林,若你带三百轻骑去劫敌军粮草,选哪处埋伏?”
唐凌武望着云雾山的轮廓,玄色劲装的肩头落了片枯叶,他抬手拂去,动作轻得像怕惊扰了什么。
“选竹林。”
他的目光掠过山影,仿佛己看见那片葱郁,“松针落地脆,骑兵踩上去会响,三十步外就能听见;竹叶厚实,马蹄声能盖住大半,埋伏时不易暴露。
且竹林密,劫完粮能借枝叶掩护分散撤退,松树林枝疏,阳光漏下来能照出人影,易被弓箭锁定。”
徐满晋挑眉,折扇在掌心转了个圈:“若敌军带了火折子呢?竹林易燃,一把火就能把你们困在里面。”
“那就借风势反烧。”
唐凌武的声音平稳,像山涧的水,“北坡常刮东风,咱们在东头埋伏,敌军进林后,往西侧扔火把。
风会把火往他们那边吹,咱们从东侧撤,正好借火墙挡追兵——火借风势,半刻钟就能烧出百丈隔离带。”
徐满晋笑了,眼角的细纹里盛着赞许:“不错,没把‘风’忘了。”
他转身时,折扇不经意间扫过唐凌武的《山河注》,封面上“天地为炉”
西个字,笔锋刚劲,像是刻上去的。
接着,他走到何定面前,脚下轻轻一踢,块小石子滚到台阶边,沾着点青苔。
“方才从营房到观星台,有三个人走得急,你能说出是谁吗?”
何定低头看了看台阶上的足迹,青石被磨得发亮,却仍能辨出细微的痕迹:有两处脚印边缘模糊,是被急行的鞋跟蹭的,泥点溅得比别处远;还有一处在青苔上,留下半个带泥的鞋印,鞋尖往里撇,是内八字的痕迹。
“是户部侍郎家的张公子,他鞋跟磨损重,急走时脚印会往外撇,像只摇摇晃晃的鸭子;还有林三郎,他左脚有点内八,青苔上的半个脚印能看出来,且他药箱沉,脚印比旁人深半分;最后是赵珩世子的随从,他穿的云纹靴,鞋底有特殊花纹,台阶缝里卡着片靴底的绒毛,是蜀锦的。”
众人都惊了,方才一路上来,谁也没留意这些细枝末节。
徐满晋却只是淡淡道:“能从痕迹里看出人,才算懂了‘观微’。
但记着,别只看脚,还得看心——急走的人,未必是心虚,可能是真有急事,比如林三郎,许是怕来晚了误了先生的考较。”
林三郎闻言,耳尖瞬间红透,攥着药箱的手指紧了紧。
轮到李景年时,徐满晋指着台下的演武场,那里的石桩、旗杆在暮色里投下瘦长的影。
“若让你带五十人守那片演武场,敌军有两百骑兵,你怎么守?”
李景年挠了挠头,指节蹭过鬓角的汗,目光在演武场的石桩、旗杆上转了一圈,忽然眼睛一亮。
“把石桩推倒,埋在地下半截,露出的尖儿朝上,像排虎牙。
骑兵冲过来,马腿一绊就会失前蹄,摔下来的人还没爬起来,俺们的刀就到了。”
他顿了顿,又指着那根三丈高的旗杆,“再让弓箭手爬旗杆,旗杆高,能看清敌军动向,还能射他们的
iconicon-uniE0A3"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