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这井的位置好。”
秦墨山站在井边,指尖掐着诀,“背靠院墙属‘山’,前临巷路属‘水’,山环水抱,聚气。
难怪水甜,是口‘活水井’。”
潘汉文蹲在井边,看着水里的倒影,自己的脸旁边,是师父的白发和手里的槐木杖,像幅寻常的画。
他忽然想起李家坳村的那口井,冬天会结冰,王铁匠撒草木灰化冰,母亲在井边捶衣裳,原来不管是李家坳村还是严汾县城,寻常百姓的日子,都系在一口井、一缕烟里。
从巷子里出来,拐进条卖杂货的街。
有个耍皮影的摊子围了圈人,白色的幕布上,孙悟空正挥舞金箍棒打白骨精,影子被灯笼照得活灵活现,引得小孩们拍手叫好。
秦墨山站在圈外看了片刻,对潘汉文道:“你看那幕布的位置,正好在街心‘气眼’上,光影晃动时,能散散周遭的滞气。
这耍皮影的老头,怕是懂点门道。”
潘汉文凑近了些,果然见那老头调整灯笼位置时,总往街心的一块青石板上靠,动作自然得像随手为之,若非师父提醒,根本看不出异样。
他心里暗叹,这江湖的“门道”
,原来藏在这般寻常的热闹里。
日头渐渐升到头顶,街上的人多了起来,却不见推搡争抢。
卖水的老汉把水瓢递给北域的牧民,牧民笑着回赠一把牛角梳;绸缎庄的伙计帮挑夫缝补裂了口的担子,挑夫塞给他两个野枣。
秦墨山看着这景象,忽然对潘汉文道:“你说,这县城的治安为什么好?”
潘汉文想了想:“因为有士兵巡逻?”
“不全是。”
秦墨山摇头,指着那些互相帮衬的人,“人心齐了,邪祟自然进不来。
就像那口老井,众人都护着,水才会甜;若是你争我抢,井台早被砸烂了。”
潘汉文似懂非懂,却把这话记在了心里,指尖在衣袋里
iconicon-uniE06C"
>
iconicon-uniE0F9"
>着那枚银书签,上面的“平安”
二字,仿佛也多了几分分量。
逛到午时,日头有些烈了,街上的行人渐渐往阴凉处躲。
秦墨山抬头看了看天,云层薄得像纱,阳光晒得槐木杖有些发烫:“回去吧,天热了,掌柜说中午有凉面,加了北域的醋,解腻。”
潘汉文也觉得有些乏了,手里还捏着个没吃完的糖人,是刚才看皮影时买的,捏的是只小兔子,耳朵己经化了点,黏在指尖。
他点点头,跟着师父往客栈走,脚步比来时慢了些,像怕踩碎了地上的阳光。
路过玉石街时,潘汉文下意识地往那家刻墨玉的店铺望了望,掌柜正趴在柜台上打盹,玻璃柜台里的墨玉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像在等哪个有心的人来带它们走。
他摸了摸怀里的墨玉牌,红绳硌着心口,倒不觉得硌,只觉得踏实。
回到客栈,掌柜果然端上了凉面,翠绿的黄瓜丝、鲜红的辣椒油,浇上褐色的醋汁,看着就清爽。
师徒二人坐在窗边的桌旁,慢慢吃着面,偶尔说两句话,多是“这醋比咱们带的酸”
“下午歇会儿,傍晚再看看城西的护城河”
之类的闲话。
窗外的蝉开始叫了,“知了——知了——”
,一声声,把严汾县城的午后,拖得悠长而安稳。
潘汉文吃着面,看着师父鬓角的白发被阳光染成金的,忽然觉得,这样的日子,哪怕多过几天,也是好的。
江湖的风雨或许还在天边,但至少此刻,凉面够酸,阳光够暖,身边的人够亲,便不算辜负这寻常的俗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