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李家坳村的石榴树结出青果时,师徒俩己在村里住了近五个月。
从春寒料峭到暑气渐盛,后山的镜湖涨了又落,村边的溪水绿了又深,潘汉文的身影也在晨练晚研中愈发挺拔。
这日清晨,师傅看着潘汉文在院中演练铁扇,扇影翻飞如流萤,时而化作圆盾护住周身,时而挺作尖刃首刺要害,收放之间己见章法,忽然开口:“今日不练新功,随我上山。”
潘汉文收扇而立,额上薄汗映着晨光:“师父是要考较徒弟?”
师傅嘴角微扬,眼底藏着期许:“学了大半年,该看看你装进了多少东西。”
后山的望岳亭是全村地势最高处,青石板铺就的亭顶爬满青苔,却依旧结实。
师傅带着潘汉文登上亭子,李家坳村全貌尽收眼底——一条溪水如碧带穿村而过,两岸房屋错落,炊烟在晨雾中袅袅升起,东边山口的风穿村而过,带着溪水的潮气,拂过亭柱时竟有轻吟之声。
“你且说说,这村子的气脉走势,藏着几分吉凶?”
师傅背对着村子,声音随着山风散开。
潘汉文走到亭边,目光缓缓扫过全村,像用无形的笔勾勒气脉的流向。
他右手轻握铁扇,扇骨的“坎离”
二字贴着掌心,让心渐渐沉静。
片刻后,他开口,声音清晰而沉稳:
“村子的主脉是穿村的柳溪,从东边山口来,带着活气,到村西石桥处拐了个弯,是‘玉带环腰’的聚气局,所以桥边商铺兴旺,人气最足。”
他指向村东的老槐树,“那棵老槐树根扎在气口,像个守门的翁,把东来的气稳稳接住,再顺着溪水送进村里,所以全村气脉顺畅,少有灾祸。”
师傅微微颔首,示意他继续。
“但村子也藏着两处隐忧。”
潘汉文的目光转向村西洼地,“那里常年积水,是‘死气口’,虽无人居住,却像个破洞,会慢慢泄掉村里的气。
最好在洼地边缘种一排白杨,白杨属阳,能挡死气外泄。”
他又指向村北的晒谷场,“晒谷场设在正北,正对北风,冬春时节风最烈,粮食容易被吹跑,也散了财气。
若在场地北边栽上三棵皂角树,既能挡风,皂角又能洗衣,是‘一举两得’的补局。”
他顿了顿,看向村中央的祠堂:“祠堂在溪水南岸,坐南朝北,背靠着一片竹林,是‘藏风聚气’的好地。
但祠堂门口的石阶太高,有七级,气虽聚得稳,却不易流到寻常百姓家。
不如把最下面两级改成缓坡,让地气能顺顺当当淌进各家各户,村里的日子会更兴旺。”
师傅转过身,看着潘汉文的眼睛,那里映着全村的轮廓,更藏着对气脉的通透理解。
他忽然想起自己年轻时,师父周铁嘴也是这样考他,当时他只看出了聚气的格局,却没发现泄气的洼地,被师父罚在山上蹲了三天。
“说得全,看得透。”
师傅的声音里带着难掩的欣慰,“不仅看出了形,更摸到了气。
知道哪里该补,哪里该疏,这才是风水的真意——不是死记格局,是活用地脉。”
他指着村西洼地,“你说种白杨,可知为何不种垂柳?”
“垂柳属阴,喜水,种在死气口会助纣为虐;白杨属阳,耐旱,能克湿气,正合‘以阳化阴’的理。”
潘汉文答得毫不犹豫。
师傅抚掌而笑:“好!
没白教你《宅经》里的‘五行生克’。
这第一试,你过了。”
从望岳亭下来,师徒俩到了后山的演武场。
说是演武场,其实是片平整的青石地,是村里猎户练箭的地方,此刻空无一人,只有风吹过松林的涛声。
师傅从背上解下一个长布包,解开时,一道清光闪过——是柄长剑,剑身狭长,剑鞘是不知名鱼皮所制,握柄处缠着深蓝色丝绦,正是他年轻时行走江湖的佩剑“天算”
。
“你用铁扇,我用剑,三十招内,若能让我退后半步,或接下我十招猛攻,就算过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