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潘汉文凝视着地上泥土沟壑纵横的纹路,恍见将士军民们抛头颅洒热血。
那时边关狼烟骤起,将军谋士独坐帐中三日三夜,以一纸“火攻连环计“焚尽敌军三十里粮道。
案头墨迹未干的《陈兵要疏》仍在风中翻页,字字如铁:“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记住了,用兵之道,贵在知彼。
想当年霍老将军七百骑破匈奴大部落,非是侥幸。”
他蘸取茶水在案几上画出行军路线,“须知敌军主将是否三日一醉?斥候是否惯走西南巽风?就连敌营马粪的干湿程度,都藏着退兵时辰的玄机。”
湖面清澈,照见师父鬓角新添的霜雪。
潘汉文想起,爹娘曾说过的,当秋高马肥时,敌骑果然迟疑不前——原来民心向背,本就是最厉害的伏兵。
“若真到了城破国危之际,”
师父的声音忽如寒潭深处的古钟,“你当效法张谋士烧绝栈道,让敌人误以为汉军困守;要学岳将军“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的气魄;更要懂得以金城千里为棋局,弃车保帅的魄力。
师傅轻轻抚一下胡须道:“记住,统兵非是杀戮,而是让每个将士都看见黎明的曙光。”
一群大雁飞过高空。
潘汉文望着地上蜿蜒的山川水脉,南北六国,突然明白为何总有人在雨夜偷偷命人开仓放粮。
原来真正的兵法,早写在百姓的笑纹里,藏在炊烟升起的村落间,化作那斩不断、焚不毁的——人间灯火。
他想起师父周铁嘴,当年汉国与戎突国在“镇南关”
对峙,师祖跟着军队去看地势,指出关隘左侧的山梁是“断龙颈”
,戎突若从那里偷袭,必能绕到关后。
军队依着他的话在山梁设了埋伏,果然打退了戎突族的偷袭,保住了关隘。
“还有战场。”
师傅继续说,“两军对垒,营地选在气聚的地方,士兵就精神;选在气散的地方,没打就先泄了劲。
当年宁国与太丹族在‘白河滩’打仗,宁国的营地选在河滩南岸,气顺;太丹族在北岸,正对风口,气散,结果宁国以少胜多,靠的就是地势和气脉。”
潘汉文听得眼睛发亮,原来风水不只是看宅子、选坟地,还能关乎战事胜负、家国存亡。
他低头看着手里的铁扇,扇骨上的“坎离”
二字在阳光下格外清晰,忽然觉得这扇子不只是防身的兵器,更沉甸甸的,像压着一份责任。
“西个多月前带你出门,是想让你学本事,看天地。”
师傅的声音缓了些,却更有力,“现在告诉你这些,是想让你知道,本事学大了,眼界看宽了,心里得装着东西——装着这片土地,装着住在这里的人。
不然,本事再大,也只是个会看风水的匠人,成不了能撑事的汉子。”
他捡起一块石子,扔进湖里,水花溅起又落下,荡开一圈圈涟漪:“你看这湖,水聚在这里,能浇田,能养鱼,是因为有岸挡着。
若是岸塌了,水就流走了,什么用都没有。
家国就是岸,咱们就是水里的鱼,岸在,鱼才能活;岸没了,鱼早晚要
iconicon-uniE080"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