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老夫老矣,偶不久于人世,但今日能得秦少师亲口之诺,便也死而无憾也!”
秦刚正待出言宽慰于他,却被章惇伸手示意阻止,他喘了两口气后道:“老夫与那吕吉甫也算是分合争斗了大半辈子,他之行事原则更为乖张偏激。
若是光论及谈吐,恐怕他会比老夫之言更易入耳、更贴心意,但实则却是他更加在意自己的目的而已!”
秦刚却是听得出章惇的提醒是为他考虑,心里很为感动,并恭敬地说道:“学生记住了!”
“吉甫有大才,又有旧臣威望,东南几路的稳定,缺他不可!
然亦需防其居功自傲、尾大不掉!
且如老夫先前在湖州所言,他的亲情家眷是其短板。
这次江南张怀素谋反一案,其中牵涉其子吕渊,幸好之前已被徐之安排前往流求,方才逃过一劫。
此便是吕吉甫欠你之情,更是日后你可把控其之要点,切记切记!”
章惇此言,却是用心良苦。
秦刚自然是听了进去,再好言相劝让其尽快休息,勿再挂念太多。
四日之后,章惇在杭州住处去世,享年七十二岁。
太子赵茂亲往祭奠,并向赵佶请奏,恢复其特进及申国公封号,赵佶皆应允。
因为东南局面的顺利平复,以及与朝廷和解的条件的意外达成,原本只是在两浙路杭州暂居的赵茂,便要在杭州正式开府,并与流求已经实施的三院一会相融,共同管理整个东南七路。
所以,流求的执政院与监察院将正式迁来杭州,而军事院考虑到调度方便迁至明州。
而现在的大议会在大秦府降为流求议会,并开始在其他六路先行推行,待均组建完毕后,同样会在杭州组建七路大议会。
京东东路原本就有保乡会的良好基础,直接由其转化为议会,则毫无障碍,而两浙路紧跟其后,再往后是淮南东路与福建路,两广则放在最后实施。
京东东路因原帅守黄裳潜心修道,向太子府提出辞职后,由其举荐这一年多来实际帮其打理全路诸事的青州州判、兼京东东路安抚副使宗泽接任。
其余几路官员暂时依旧。
执政院迁来杭州后,左丞经秦刚提议由吕惠卿担任,右丞宫十二副之。
监察院中丞张耒,最先搬来杭州。
而留在流求的秦观等人,这些年来,虽然也已经适应了流求的生活,但是骨子里的那种乡土情节,则驱使着他们在送别张耒时表示:你先去看看情况,我们随后会回。
李纲虽有实才,并在两浙路帅司为参议官,但限于未考进士功名,便出任了太子府詹事,也算是帮秦刚掌控住了核心要职之位。
加上原先在太子资善堂的黄庭坚及秦盼兮,太子府之事也算是可以放心。
因太子开府及两院机构的搬迁,不可避免地需要在杭州进行官衙扩建。
两浙路的原有官衙,本来就在城南凤凰山东麓一带,利用了这里原隋、唐时的杭州州治以及五代吴越王钱缪的一些宫殿、府城基础,也就顺理成章地进行扩建与修旧利用,竟然与原本历史时空中的南宋皇宫意外地重合了,却是令先知先觉的秦刚不胜感慨。
不过,眼下他也没有太多的时间了,辽国天祚帝的春捺钵很快就要开始了。
萧奉先在去年冬天时就给他传递过消息,今年的春捺钵大概率会到混同江一带,也就会是在他以徐三之名掌管的东北路统军司辖区内,到时候,他是必须要应召面圣的。
太子开府,大宋北南妥协,却掩盖不了东南七路成为一块独立势力的事实。
大势的这般变化,不知道会对原先就趋于分崩离析的大辽、女真及高丽的东北局势会有什么方向的影响。
杭州这里,有李纲与吕惠卿在,不必太过担心。
而东北在这个时候可不能出乱子。
他必须要赶过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