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而且这也恰恰就是最终的历史事实:
完颜部女真人能以数百人的实力起兵,只花了十年不到的时间,就彻底摧毁了大辽的万里江山。
原因就在于,大辽的核心实力,不过就是那十六万的常备军力,关键还因为要做守天下,五京、边境、关隘、要地,一处也舍不得放弃,只能分散到各个地方安置。
面对任何一地的反叛,都只能依赖这一个地方的军力,没法做到绝对优势。
从战术上来讲,大辽面对女真,采用了最忌讳的添油战术:先派一队来打,输了后再多调点人,再输了再加;但是对方却在每一次的胜利之后,又比之前更强了一分。
如此这般,输着输着,也就输光了家底。
家底一旦没有了,那些京州兵、属国兵原本就是程度不等的墙头草,一旦发现宗主国连吃败仗,一点都不会犹豫,转身也就都成为了大金国纵横天下的扈从跟班——此消彼长,攻守之势易也!
来辽阳之前,秦刚对于耶律阿思的情况所知甚少,到了辽阳之后,先是找郭啸了解了此人的过往经历。
这次又因为与萧奉先闲聊讨论,算是对这个人有了更深的了解——一个典型的契丹武人,背后没有太深厚的部族背景,这也是他在耶律洪基时既没投靠太子耶律浚、也没附庸奸党耶律乙辛,基本上都是依靠自己出色的武艺以及南北闯荡之后的军功,慢慢地一步步地走上来的。
所以,在其间的各种内乱之争,也没有影响到他,一直到了天祚帝时,依旧还是屹立不倒。
耶律阿思与萧兀纳都算是此时的大辽忠臣,只是不幸遇上了不对的时代,萧兀纳已经因为他的耿直而被打发到了宁海军去,而这次耶律阿思想利用大宋东南之乱而敲诈好处的计划破产后,在萧得里底与萧奉先的双重反击下,差不多也就要终结自己的政治生涯了。
奸臣当道的时代,朝堂中本就不适合忠臣的生存。
萧奉先谈到了他与叔叔萧得里底并不是一开始就反对耶律阿思:“其实刚知道宋国东南出乱之后,我们也是想到过,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去敲诈敲诈,只要能让宋国把那岁贡再加一点也就够了。
最初签的澶渊和约,每年是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之后在兴宗皇帝时,正好利用西北夏国和他们打仗时,却恐吓了一下,也就居然能把岁贡涨到了每年银三十万两、绢三十万匹。
所以,这种结果该多好啊!”
萧奉先与秦刚之间的合作,是他自己的秘密,即使是与他叔叔,也不曾透露过一个字。
他不会告诉他们,宋国正在搞事情的那个秦刚,其实就是他们东北路统军使徐三。
所以也不太好挑明,他认为这次敲诈的成功性不高。
但是,耶律阿思却表示他的目的并不是在岁贡上加点钱,而是希望能够占到看中的土地。
“耶律阿思这个老东西,他盯上的是宋国河北路那里的几个州县,想把那里改成他们部族的牧场。”
萧奉先这么一说,秦刚就明白了。
南京道一直有两股势力,传统贵族希望继续将边境线南推,把新拿到的土地改成他们的牧马场,养更多的牛马。
而代表新兴贵族的萧得里底叔侄,已经尝到了南北贸易的甜头,一直主张保持两国现在的边境线,以稳定的局面推动两国的榷场贸易稳定扩大,实际上是让自己家族垄断到这里的巨额贸易利润。
耶律阿思的主张无异于要夺走他们手中的肥肉,立即引发了萧得里底的强烈反对。
也亏得有了这样的转变,在宋国迅速完成东南和谈,转而让大辽的这次讹诈无功而返时,他便拉着侄子萧奉先一同,趁机大肆弹劾耶律阿思。
“这帮鼠目寸光的武夫,他们又怎么会明白,榷场贸易能够赚到的钱,会是他们放马放羊的多少倍?更不要说那些只能种树挖水塘的地方,跑马都跑不了,割过来有个屁用!”
萧奉先愤愤地说道。
“政治是经济最集中的体现!”
秦刚记得这是一千年后的列宁所说过的名言。
这也是他当年在沧州施政时就努力种下的因而结出的果。
面对野蛮民族的威胁,武力对抗是最终的手段,却不是唯一的手段。
秦刚在沧州虽然整训出了新沧军,但是他却无法规避人走政亡的通行规律。
因此他最终是通过天津寨的设立,将大辽的萧得里底与萧奉先彻底拉入到边关贸易利益链中。
如此一来,对方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能够长久存在,必会对于任何企图改变这一切的因素,进行主动、强有力的反对。
比如这一次的便就是如此。
春捺钵所在的长春州【注:非今天的长春市,而是今天的吉林省白城】在混同江的上游,宁江州的西面。
秦刚与萧奉先到了黄龙府后,开始折向西北方向。
于是他便派人去东北向的宁江州通知,让秦虎带领一部分汉军去长春州见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