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经济作物的概念,在齐地开始生根发芽。
楚越之地,江水之畔。
渔农混杂的老百姓,对于‘芋头’和‘芡实’可以说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这些东西,好适合种植在咱们这水洼之地啊。”
“是啊,以往以为只能长些芦苇,若是能够种植果腹之物,岂不是俺们也能够多了一条活路。”
希望。
能够活下去,让百姓生存下去的希望,在一点点的生根发芽。
北疆苦寒之地,人们则是对于‘蔓菁’这种耐寒耐贫瘠的特性格外关注。
“好啊,这物说不定能在咱们这也长得活,若能够成,冬日也能够多一些储粮,娃们也能少些挨饿。”
生存压力,让他们对于任何能够增加食物来源的可能性,都报以最朴素的希望。
与此同时。
“妙啊。”
许行抚掌大笑,对着身旁的弟子慷慨陈词,“尔等看见否,这边是所谓的‘顺天之时,因地之利’,六公主……不,昭武帝此举可以说深得农家精要。”
“引种四方之嘉禾,丰富九州食谱,可谓是泽被苍生之大道,我等在公子手下效力,迟早也能够实现天幕之景!”
这位农家许子的话语,引得农家弟子连连点头。
原本他的弟子还有疑虑,对于事秦这件事情上争论不一,但经过天幕所示的场景,对于许行再也没有怨怼。
相反特别认可,唯有在这位六公子手中,农家才能实现‘大兴’。
一位举止比较激进的农家弟子则是感叹:“若是如天幕所示,广种这些耐瘠耐寒之物,天下黔首又何愁饥馑?”
“我农家学说,方才是能够真正治国安邦的根本!”
农家有自己的骄傲自负,将天幕农业进步的功劳都归功自己。
不过,墨家这边却也看到了农具革新上,墨家起到的巨大作用。
墨家弟子对于天幕没有提及墨家贡献不忿,而墨家巨子墨楚安抚弟子,他沉声说道:“《墨子》有云:‘食者,国之宝也。
’昭武帝此举,广开食源,利天下百姓,符合我墨家‘兴天下之利’的核心主张。”
“其搜寻、引种、试种之法,亦暗含‘检验’之理,非是空谈。”
“尤其那格物院之设,统一制器,推广农技,此乃‘尚贤’‘尚同’之体现,将有利于天下的技术标准化、普及化,善莫大焉!”
天幕昭武帝行的都是墨家之道,又怎么能够说没有宣传好墨家呢?
儒家心态,却显得复杂的多。
博士宫的儒者,似有振奋,也似有忧虑。
一派较为开明者言:“《论语》云‘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昭武帝广开食源,使民足食,此乃仁政之基。”
“孟子亦倡‘王道之始,在于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此举大善!”
但保守者则忧心忡忡:“然,‘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如此大规模引种异域之物,是否会带来不详?”
“且‘君子远庖厨’,如此重视农耕末技,是否会令士子轻视礼乐修养?国之本在礼,不在谷啊!”
儒家讲究君子要掌握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可没有说过,君子还要学着种地,推广种地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