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他口中的“少将军”
,便是这山海关的总兵官,平西伯吴三桂。
吴三桂年少成名,武艺超群,统御关宁铁骑,是朝廷倚仗的栋梁,在军中威望极高。
陈大骢收回目光,看了儿子一眼,又灌了一口劣质的烧刀子,哈出一口浓重的酒气。
他凑近些,压低了嗓子,那声音混着酒意,带着一种秘而不宣的味道:“默伢子,我跟你说,少将军心里那团火,烧得比咱辽东最好的炭还烫,还旺!
只是啊,这火烧在心里头,外人瞧不见。
他肩上扛着的,是这关城上下几万军民的性命,是大明辽东的最后一道屏障!
京城里那些老爷们……哼!”
他末了哼了一声,没再说下去,但那未尽之语里的愤懑与忧虑,陈默听得明白。
陈默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他见过吴三桂骑马巡城的样子,身姿挺拔如松,目光锐利如鹰,麾下将士望其旗号无不肃然。
那样的人物,心里的火,该是何等的光景?
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踏碎了雪夜的宁静。
几名顶盔贯甲的夜不收(侦察兵)浑身浴血,几乎是滚鞍落马,踉跄着冲向总兵府的正堂方向,带起一阵紧张的骚动。
陈默认得为首那人的背影,是哨总赵甲,最是骁勇善探。
他们带回的,绝不会是什么好消息。
陈大骢的脸色也凝重起来,放下酒葫芦,站起身,走到马棚边,望着总兵府那边亮起的更多灯火,喃喃道:“怕是……闯贼更近了。”
约莫半个时辰后,总兵府方向的骚动渐渐平息下去,但一种无形的、更为沉重的压力,却仿佛随着雪花,沉甸甸地压在了每个人的心头。
陈默被吩咐去给后厨送刚鞣好的皮料,回来时,他鬼使神差地绕了一段路,从靠近关墙内侧的一条僻静小径走过。
小径尽头,是一段通往城墙马道的石阶。
陈默无意中一抬头,脚步猛地顿住了。
就在那段城墙的垛口旁,一个孤峭的身影凭栏而立,一身暗青色的常服,外罩玄色大氅,在纷飞的雪花中,几乎与黝黑的墙砖融为一体。
不是吴三桂是谁?
陈默下意识地缩身躲到一处墙垛的阴影里,心跳得厉害。
他从未见过这样的少将军。
没有顶盔贯甲,没有前呼后拥,就那样一个人站着,像一尊凝固的雕像。
风雪卷起他大氅的下摆,猎猎作响,他却浑然未觉。
借着城头气死风灯昏暗的光,陈默看见吴三桂的手中紧紧攥着一封信笺。
那信纸似乎己被反复展阅,边缘起了毛糙。
吴三桂的手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出青白色,指甲几乎要掐进信纸里,不,是掐进了他自己的掌心肉里!
陈默甚至能隐约看到,那指缝间似乎有一丝极淡的血色渗出,滴落在脚下的雪地上,洇开一点刺目的红。
他就那样站着,一动不动,望着西南方向——那是京城的方向。
雪花落满他的肩头,落在他紧蹙的眉峰上,他却连眼睫都未曾眨动一下。
那背影里透出的,不是平日的英武决断,而是一种近乎绝望的挣扎,一种被无形枷锁死死捆缚住的痛苦,还有一种……陈默无法准确形容,那是一种冰冷刺骨的戾气,在这寒夜里弥漫开来,比风雪更让人心悸。
陈默屏住呼吸,不敢再看,悄悄缩回身子,贴着冰冷的墙壁,快步离开了那里。
那一夜,吴三桂城头独立、指攥血书的画面,如同一个冰冷的烙印,深深地刻在了他的脑海里。
次日,十一月初八。
雪下了一夜,清晨时分略小了些,但天色依旧阴沉得可怕,铅灰色的云层低低地压着关城,仿佛触手可及。
关墙上值守的兵士们呵出的白气瞬间凝成霜花,挂在须眉之上。
突然,一阵低沉而苍凉的号角声,自西边远远传来,穿透雪幕,清晰地送入了每个人的耳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