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陆帆来了兴趣,掏出笔记本准备记,“那烧饼不会放坏吗?”
“不会,”
老人笑了,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胡师傅的爷爷有诀窍——揉面的时候会加一点点碱水,既能让烧饼更筋道,还能延长保质期;烤的时候会多烤一会儿,把水分烤干,这样就不容易坏。
徽商走水路的时候,把烧饼放在竹篮里,挂在船舷上,饿了就拿一个,配着船上的茶,既能填肚子,又能解乡愁。”
陆帆谢过老人,继续往前走。
没走几步,又看到一家烧饼店——这家比刚才的网红店朴素些,门面是木质的,门口摆着一个不锈钢的电烤箱,老板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正低头刷着手机。
陆帆走进来,问:“老板,您家的烧饼是老法子做的吗?”
年轻人抬起头,看了陆帆一眼,摇摇头:“老法子太麻烦了,揉面要揉两个小时,烤还要守着炭火炉,我这电烤箱多方便,半小时就能烤一批。
再说现在游客都图快,没人愿意等老法子做的。”
“那味道不一样吧?”
“差不多呗,都是烧饼,能吃就行。”
年轻人说完,又低下头刷手机,手指在屏幕上飞快地滑动。
陆帆没买,转身走出了店。
他忽然明白胡师傅的坚守有多难得——在这个追求快节奏的时代,愿意花时间、花心思守着老法子的人,越来越少了。
再往前走了大概五百米,就看到了“老街第一楼”
——这是一家老字号的徽菜馆,门面很大,门口挂着两盏大红灯笼,灯笼穗子是金黄色的,在风里轻轻晃。
门楣上的“老街第一楼”
五个字是金色的,字体大气,旁边还挂着一块牌匾,写着“中华老字号”
。
店里己经坐满了食客,能听到杯盘碰撞的声音和人们的谈笑声,香气从敞开的门里飘出来,是臭鳜鱼和一品锅的香味。
“老街第一楼”
旁边,果然有一家小小的店铺——门面只有“老街第一楼”
的三分之一大,招牌是一块厚厚的木板,上面刻着“胡记烧饼”
西个字,字体是手写的楷书,没有涂漆,露出木头的本色,边缘被常年的油烟熏得有些发黑。
店铺门口没有华丽的装饰,只摆着一个黑色的炭火炉,炉子是铸铁的,看起来有些年头了,炉口用砖块围着,炉子里的炭火正旺,冒着淡淡的青烟,炉壁上挂着一把长柄的铁钳,钳口己经被炭火熏得发黑。
陆帆走进店里,店里的空间不大,大概只有十平方米,靠墙摆着一个木质的案板,案板上撒着一层薄薄的面粉,旁边放着一个陶盆,里面装着揉好的面团。
店里只有两个人: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正站在案板前揉面,他穿着一件藏青色的土布褂子,袖口卷到小臂,手上沾着面粉,动作熟练而有力,每揉一下,面团就发出“砰砰”
的声音;旁边一位中年妇女正坐在小凳上包烧饼,她穿着浅蓝色的围裙,手指灵活地将馅料包进面团里,捏出一圈圈螺旋状的花纹,动作又快又准。
“小伙子,买烧饼?”
揉面的老人抬起头,他的头发是花白的,梳得很整齐,用一根黑色的皮筋扎在脑后,额头上有几道深深的皱纹,是常年劳作留下的痕迹,眼睛却很亮,透着温和的光。
“您好,胡师傅?”
陆帆试探着问,“我听人说您家的烧饼是老街最正宗的。”
“都是老顾客捧的场,”
胡师傅放下手里的面团,用毛巾擦了擦手上的面粉,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我做烧饼三十年了,从十八岁跟着我爹学,一首用的是老法子,没有添加剂,你放心吃。
要什么口味的?梅干菜肉的卖得最好,还有豆沙、葱油、芝麻的。”
“先来一个梅干菜肉的,谢谢您。”
陆帆站在旁边,仔细看着胡师傅做烧饼。
胡师傅先从陶盆里拿出一块面团——面团是乳白色的,看起来很有弹性,用手轻轻一按,能立刻弹回来。
他把面团放在案板上,用手掌根部轻轻按压,然后顺时针揉起来,动作很有节奏,手臂带动肩膀一起动,每揉一下,就把面团往案板上按一下,发出“砰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