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周老板在对面的椅子上坐下,椅子腿在地板上蹭出“吱呀”
一声。
“讲究可多了!”
他说着,双手搓了搓——手掌上有厚厚的茧子,是常年握锅铲留下的,指关节有点变形,“首先得选羊骨,要用三年以上的老青山羊骨,骨髓多,熬出来的汤才浓。
然后是泡骨头,要泡西个小时,中间换三次水,把血水泡干净,不然汤会腥。”
他顿了顿,指了指后厨的方向,“熬汤用的是铸铁锅,我爹传下来的,用了二十年了,锅底有一层厚厚的油垢,那是常年熬羊肉养出来的,熬汤的时候不用放油,汤自然就香。”
陆帆往笔记本上记,笔尖划得很快,生怕漏了细节。
“那羊肉呢?不用泡吗?”
他问。
周老板笑了,眼角的皱纹挤得更密了:“羊肉要泡,但时间短,一个小时就行,泡太久会把鲜味泡掉。
切的时候要顺着纹理切,不能横切,不然炖出来的肉会散。
炖的时候要小火,火不能大,大了汤会浑,要慢慢熬,让鲜味一点一点渗出来。”
“小周,再给我加一勺汤!”
一个苍老的声音突然传来。
陆帆抬头,看到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端着空碗走过来,老人戴着一副老花镜,镜腿用胶布缠着,穿着一件灰色的中山装,领口的扣子扣得严严实实,手里的碗跟陆帆的一样,也是粗瓷的,碗沿有个小缺口——应该是用了很多年,不小心磕到的。
“张大爷,您慢点走!”
周老板连忙起身,接过碗往后厨走,“今天的汤够浓吧?”
“浓!
比去年的还浓!”
张大爷在陆帆旁边的椅子上坐下,声音有点颤,但很有力。
他看到陆帆手里的笔记本,笑着问:“小伙子是来写伏羊节的吧?”
陆帆点点头,张大爷更高兴了,身体往这边凑了凑,老花镜滑到了鼻尖:“那你可得听听彭祖的故事!
徐州人伏天吃羊,就是跟彭祖学的!”
陆帆停下笔,认真听着。
张大爷喝了一口周老板刚端来的汤,暖意从喉咙滑到胃里,脸上露出满足的表情:“彭祖是上古时期的养生家,据说活了八百岁,就住在徐州的彭祖山。
那时候夏天热,人们容易生病,彭祖就教大家伏天吃羊肉,说羊肉能补气血、祛湿寒。
他还传下了炖羊肉的方子,用山泉水、野菊花、花椒、八角,炖三个时辰,吃了能延年益寿。”
“张大爷,您见过彭祖山吗?”
陆帆问。
张大爷点点头,手指轻轻敲着桌面:“我年轻时去过,那时候彭祖山还没开发,山上有个彭祖洞,洞里有块石头,像个炖锅,老一辈说那是彭祖当年炖羊肉用的。”
他顿了顿,眼神飘向窗外的彭祖园,“现在彭祖园里有彭祖祠,里面有他的雕像,还有他传下来的养生方,你有空可以去看看,能学到不少东西。”
周老板端着茶壶过来,给张大爷也倒了一杯菊花茶:“张大爷说得对,每年伏羊节,彭祖园都会办活动,有炖羊肉比赛,还有老中医讲养生,可热闹了!
去年有个小伙子,用彭祖的方子炖羊肉,拿了第一名,电视台还采访他了。”
陆帆拿起一张烙馍,学着周老板的样子,夹了几片羊肉,蘸了点辣椒油,卷起来咬了一口。
烙馍的软、羊肉的鲜、辣椒油的辣,还有生蒜的辛,混在一起,在嘴里炸开——那是一种很豪迈的味道,不像南方菜那么细腻,却带着北方人的热情,让人吃得浑身发热,连毛孔都张开了。
“张大爷,徐州人吃羊肉都要配生蒜吗?”
陆帆嚼着烙馍,含糊地问。
张大爷拿起一瓣生蒜,在手里搓了搓,蒜皮轻轻脱落:“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