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小说网

第67章 淮安软兜长鱼运河之都的鳝鱼艺术(第5页)

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陆帆拿起筷子,夹起面条,倒进软兜长鱼的酱汁里。

面条是手擀的阳春面,煮得软硬适中,吸满了浓稠的酱汁后,变得格外入味——面条的软、酱汁的鲜、鳝鱼的香,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吃一口,满足得让人想叹气。

他又喝了一口酱汁,酱汁浓稠得能挂在勺子上,鲜得能掉眉毛,没有一点多余的调料味,只有鳝鱼本身的鲜和猪油的香。

“姜丝别忘了吃”

,李师傅提醒道,“姜丝是用醋泡过的,能解腻,还能去鳝鱼的腥味。”

陆帆夹了一点姜丝,放进嘴里,醋的酸、姜的辣,瞬间中和了猪油的油腻,让口腔里清爽了不少,也让接下来的每一口都更有滋味。

吃完软兜长鱼,陆帆的碗底只剩下一点酱汁。

李师傅看着他,笑着说:“要不要再加点汤?很多人都喜欢用汤泡饭。”

陆帆点点头,李师傅转身去后厨,很快端来一小碗热汤——是用鳝鱼骨熬的,奶白色的汤里飘着一点葱花,喝一口,鲜得让人眼睛一亮。

“这汤是用鳝鱼骨熬的,熬了一个小时,没加任何调料,就加了一点姜片”

,李师傅说,“以前船工们都爱喝这个汤,说能补身体。”

陆帆把汤倒进米饭里,米粒吸满了汤的鲜,吃一口,比任何佐餐小菜都要香。

他边吃边看窗外,里运河上的游船慢慢驶过,船上的游客举着相机拍照,阳光洒在水面上,泛着金色的光,像撒了一层碎金子。

结完账,李师傅从柜台后拿出一个纸袋子,递给陆帆:“这是淮安的特产茶馓,用麻油做的,脆得很,你带回去尝尝。”

陆帆接过袋子,能闻到里面传来的麻油香,“谢谢李师傅,今天的软兜长鱼太好吃了。”

“下次来淮安,还来我这儿”

,李师傅笑着说,“我给你做不一样的软兜长鱼,比如用蒜苔炒的,或者用洋葱炒的,都好吃。”

走出餐馆,里运河的风迎面吹来,带着淡淡的水汽和花香。

陆帆沿着河边的步道走,岸边的石栏杆上刻着漕运的图案——有商船、船工、码头,还有人们吃软兜长鱼的场景,每一幅都生动得像活的一样。

偶尔有路人经过,看到他手里的纸袋子,笑着说:“这是老淮猪的茶馓吧?他家的软兜长鱼最好吃了。”

走到漕运总督署遗址时,陆帆停下了脚步。

遗址的大门是朱红色的,门楣上挂着“漕运总督署”

的黑色匾额,匾额上的字苍劲有力,透着几分威严。

门口的石狮子威武雄壮,身上的花纹还清晰可见,虽然历经百年风雨,却依然保持着当年的姿态。

走进遗址,里面陈列着很多漕运时期的文物——有船工穿的粗布衣服、用了几十年的船桨、记载漕运路线的账本,还有一个用蒲草做的兜子,跟李师傅店里的一模一样。

“这个蒲兜是清朝时期的,用来装鳝鱼的”

,讲解员指着蒲兜介绍道,“那时候运河上的船工捕了鳝鱼,就用这种蒲兜装着,蒲兜透气,能保持鳝鱼的新鲜,而且轻便,方便携带。”

陆帆看着蒲兜,想起李师傅说的“软兜”

名字的由来,心里忽然觉得格外亲切——原来这道美味,己经在运河边流传了几百年,从清朝的漕运船工,到现在的游客,一代又一代人,都在品味着这份来自运河的鲜。

从漕运总督署出来,陆帆又去了镇淮楼。

镇淮楼矗立在淮安老城区的中心,青砖灰瓦,飞檐翘角,楼顶上的琉璃瓦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

登上楼顶,能看到整个淮安老城区的景色——里运河像一条碧绿的绸带绕着老城,岸边的柳树、青砖房、红灯笼,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楼里陈列着淮安菜的历史,其中就有软兜长鱼的介绍,文字旁边配着一幅画:画的是李师傅的父亲在漕运码头做菜的场景,旁边围了几个船工,笑得一脸灿烂。

画下面写着一行字:“淮安软兜长鱼,始于明清,漕运文化的美食结晶,以鲜、嫩、香著称,是淮扬菜的代表之一。”

陆帆掏出笔记本,在上面写道:“淮安,运河之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飞天从斗破开始当大佬一人得道剑诛天道我是导演,我不比烂斗罗大陆八零后少林方丈异化武道Hello,小甜心(后来偏偏喜欢你主神崛起陵虚血途华娱从1980开始夜色之下我靠读书成圣人剑中仙逍遥小贵婿战争承包商谍网掌门人不高兴我可以兑换悟性逐道长青诡纹仙子请留步慕少,你老婆又重生了茅山后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