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扬州的晨光总带着点温柔的试探,不是那种猛地撞进窗棂的烈阳,是像揉了桂花蜜的柔光,从雕花窗格的菱角里一点点渗进来。
陆帆是被窗棂外的鸟叫唤醒的,不是麻雀那种喧闹的“叽叽喳喳”
,是画眉鸟清润的“啾啾”
声,像用指尖轻轻刮过瓷碗的边,混着竹影晃动的细碎声响——院角那棵老桂树的枝桠伸到了窗下,风一吹,叶子就擦着窗纱“沙沙”
地响,轻轻落在枕头上。
他睁开眼,看见晨光被窗格切成菱形的碎片,洒在木质地板上。
地板是老松木的,纹理里还嵌着点经年的木纹,缝隙里藏着一点昨天从瘦西湖带回来的桂花——那是他蹲在五亭桥旁的桂树下捡的,金黄金黄的小朵,现在还留着淡淡的甜香,凑近闻,能闻到阳光晒过的暖意。
“醒啦?”
门外传来小苏的声音,带着刚煮完东西的热气,像裹了层粥香,“我煮了桂花糯米粥,还有刚买的烫干丝,快起来吃,不然粥要凉了。
砂锅保温虽好,凉了就没那股子糯劲了。”
陆帆趿着蓝布拖鞋打开门,院子里的老桂树又落了一地金黄,花瓣铺在青石板上,像撒了层碎金。
小苏正蹲在石桌边摆碗筷,石桌是青石的,被岁月磨得发亮,上面还留着几道浅痕——是小苏小时候刻的歪歪扭扭的“苏”
字。
白瓷碗里盛着乳白的糯米粥,粥面泛着一层淡淡的米油,上面撒了一层碎桂花,不是市场买的干桂花,是院子里老桂树刚落的,还带着点水汽。
旁边的小碟里是
iconicon-uniE018"
>
iconicon-uniE084"
>的烫干丝,浇着浅褐色的酱油,酱油上面浮着一层亮晶晶的香油,撒着切得极细的姜丝和翠绿的香菜,热气袅袅地裹着香,飘到鼻尖,是豆制品的鲜混着香油的醇。
“这烫干丝是巷口王记的,”
小苏递给他一双竹筷,筷子是本地竹编的,柄上刻着小小的“福”
字,“王师傅今天特意多给了一勺香油,说昨天见你吃的时候,眼睛都亮了,肯定是爱吃。
你先垫垫,今天我们去吃大煮干丝,我带你去‘蒋家桥饺面店’,那家是百年老店,大煮干丝做得最地道,刀工绝了——一斤老豆腐能片出二十片,每片薄得能透光,再切成丝,细得跟头发丝似的,一根都不断。”
陆帆舀了一勺糯米粥,粥温温的,刚到嘴里不烫,却能暖到胃里。
糯米熬得极糯,入口即化,却又带着点嚼劲,不会糊成一团。
桂花的香不是浮在表面的,是渗在每一粒米里的——小苏说,煮的时候要先把桂花用温水泡五分钟,让香味渗出来,再和泡了三小时的糯米一起下锅,用砂锅小火慢熬,熬到粥面起米油,这样桂花的甜才会融在粥里,不抢味,却又少不得。
烫干丝还是熟悉的嫩,用筷子夹起一撮,丝不会断,颤巍巍的。
酱油是王师傅自己熬的,加了冰糖和八角,熬了三个小时,所以鲜里带着点冰糖的甜,不齁,刚好中和了豆制品的豆腥味。
姜丝切得极细,细到几乎看不见,只有吃到嘴里时,才会有一点淡淡的辣,像轻轻咬了口姜花,提味却不冲。
“昨天吃了冶春的汤包,今天又能吃大煮干丝,扬州也太幸福了,”
他边吃边说,嘴角沾了点桂花碎,小苏笑着用指尖给他擦掉,指尖带着刚剥过桂花的香。
“那是,我们扬州人对吃最讲究了,”
小苏收拾着碗筷,瓷碗碰在一起,发出“叮叮”
的轻响,“大煮干丝看着简单,就那么一碗丝,几样配料,其实特别考验功夫。
首先是刀工,豆腐干要片得比纸薄,再切成丝,一根都不能断——你知道吗?以前盐商家的厨子,切干丝的时候,旁边要放一碗清水,丝切好后,要一根一根放进水里,要是有一根断了,就要重切。
然后是煮,干丝不能煮太久,不然会烂,也不能煮太短,不然不入味;汤要鲜,得用老母鸡、排骨、火腿吊,吊西个小时以上,不能加任何添加剂,全靠食材本身的鲜;配料也要齐,虾仁要选本地的河虾,鸡丝要用鸡胸肉撕,笋片要选春笋,香菇要选干香菇泡发,少一样都不行。”
她收拾碗筷的时候,陆帆注意到她手上拿着一个竹编的小篮子,篮子是浅棕色的,编得很密,边缘用藤条包了边,己经有些磨损,露出里面的竹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