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他喝了一口,豆香在嘴里炸开,不是那种工业豆浆的寡淡,是带着点焦香的浓醇——阿婆说,磨豆浆的时候,黄豆要先炒两分钟,这样磨出来才香。
“谢谢阿婆,真好喝。”
“好喝就多喝点,”
阿婆笑得眼睛都眯了,“到了江苏,照顾好自己,别冻着,南京比杭州冷,多穿点衣服。
要是想喝豆浆了,就冲我给你的粉,跟这个一个味。”
走出巷子时,陆帆的左手拿着葱包桧,右手捧着豆浆,帆布包在肩上沉甸甸的,却很踏实——里面装的不是行李,是浙江的人情,是巷子里的烟火,是他走了两个多月,攒下的温柔。
巷子里的声音还在身后回荡:张叔擀面皮的“咚咚”
声,阿明跟客人聊天的笑声,王阿婆给豆浆加糖的“沙沙”
声,还有卖粢饭团的李大叔喊的“小陆,下次来吃我新做的肉松饭团啊”
——李大叔的肉松是他儿子从苏州寄来的,每次有新货,都会第一个喊陆帆尝。
沿着江城路往拱宸桥方向走,左边就是京杭大运河。
三月的运河水是淡绿色的,像一块融化的翡翠,阳光照在水面上,泛着粼粼的波光,偶尔有小鱼跳出水面,“哗啦”
一声,又钻回水里,留下一圈圈涟漪。
岸边的柳树己经抽出新芽,枝条是嫩绿色的,垂在水面上,轻轻晃着,像姑娘没梳好的头发。
有艘仿古的画舫从远处划来,船身上画着江南的水墨画,挂着红色的灯笼,船夫穿着蓝色的对襟褂子,手里握着橹,嘴里唱着江南小调,调子软软的,像棉花糖,飘在水面上。
陆帆想起第一次来拱宸桥的样子——那是去年秋天,他刚决定放弃老家的公务员工作,来杭州做旅行博主,背着同样的帆布包,站在桥上看着运河,心里又紧张又迷茫。
当时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好,不知道能不能靠拍视频养活自己,更不知道能不能走遍全国,写出一本像样的书。
现在走在同样的路上,帆布包还是那个帆布包,却装了满满的回忆,心里的紧张变成了不舍,迷茫变成了期待。
“陆帆!
是你吗?”
身后突然传来一个清脆的声音,陆帆回头,看到一个穿着蓝色卫衣的姑娘,手里拿着一个黑色的相机,相机是佳能的,镜头上还挂着一个小熊挂件。
姑娘的头发扎成马尾,额前留着碎碎的刘海,脸上带着点婴儿肥,是之前私信他的粉丝“小桃”
——她上周给陆帆发过私信,说按他的攻略去了松阳杨家堂村,还拍了李阿婆揉面的照片。
“真的是你!”
小桃跑过来,有点激动,呼吸都有点喘,她把相机抱在怀里,像抱着个宝贝,“我今天来拱宸桥拍照片,没想到能遇到你!
你这是要走了吗?去江苏?”
“嗯,去南京,赶十二点十五的高铁。”
陆帆笑着点头,指了指手里的葱包桧,“刚从张叔那拿的,还热着,你要不要尝一口?张叔的葱包桧,杭州最好吃的。”
“不用不用,我早上吃过了,”
小桃赶紧摆手,眼睛却亮了亮,“我昨天还去松阳看了李阿婆,阿婆听说我是你的粉丝,可开心了,拉着我聊了好久。
她还带我去了松阴溪,说你上次跟她一起去挑过水,就在那个石头边,阿婆说你挑水的时候还差点摔了一跤。”
陆帆想起那天的场景——松阴溪的水刚没过脚踝,凉得沁人,他不小心踩滑了一块石头,差点掉进水里,李阿婆赶紧拉住他,手很有力,“年轻人走路要看着点,这水凉,摔进去要感冒的。”
阿婆的手当时还沾着糯米粉,蹭在他的袖子上,留下淡淡的白印。
“阿婆还跟我说,她己经开始准备乌米饭了,”
小桃接着说,从相机里调出照片给陆帆看,“你看,这是阿婆采的南烛叶,她昨天刚采的,说要泡三天,然后捣成泥,再跟糯米拌在一起蒸,蒸出来的乌米饭是黑色的,香得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