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陆帆坐在院子里的石桌旁看着陈叔处理鱼,石桌是用一块完整的青石板做的,表面有些粗糙,却很干净,石桌旁边放着几个小马扎,都是竹制的,和张阿姨早点摊的小马扎很像。
院子里很安静,只有小溪的流水声和陈叔刮鱼鳞的“沙沙”
声,偶尔有鸟儿落在院子里的香樟树上,发出“叽叽喳喳”
的叫声,然后又飞走了。
不一会儿,陈叔的妻子王阿姨从屋里出来了,她穿着一件碎花围裙,围裙上印着粉色的桃花图案,围裙的边角有些磨损,却很干净。
她手里拿着一个竹篮,竹篮是用细竹篾编的,边缘缠着一圈红绳,竹篮里装着刚摘的青椒和茄子,青椒是深绿色的,带着新鲜的蒂,茄子是紫色的,表面光滑,没有一点斑点。
“小伙子,你先坐会儿,我去炒两个小菜,”
王阿姨的声音很温柔,带着点山里人的淳朴,“我们家的蔬菜都是自己种的,没打农药,早上刚摘的,新鲜得很。
青椒炒肉,再拌个黄瓜,配鱼吃正好,解腻。”
王阿姨说完,就提着竹篮进了厨房。
厨房是老式的土灶厨房,土灶是用黄泥和砖块砌成的,灶台上放着一口大铁锅,铁锅的表面有些发黑,却很干净。
王阿姨从灶边的柴堆里拿出几根柴火——那是松木柴,散发着淡淡的松木香,她把柴火放进灶膛里,用火柴点燃,柴火“噼啪”
作响,火苗很快就窜了起来,照亮了灶膛。
不一会儿,厨房里就传来了炒菜的香味,先是猪油融化的香味,然后是青椒炒肉的香味,青椒的清香和肉的油腻感混合在一起,格外
iconicon-uniE089"
>
iconicon-uniE023"
>,还有紫苏的清香,那是王阿姨在炒肉的时候放了几片紫苏叶,用来去腥味。
陆帆坐在院子里,闻着厨房里飘来的香味,肚子忍不住咕咕叫了起来。
陈叔把处理好的鱼拿到厨房,用清水冲洗了几遍,然后放在一个砂锅里——砂锅是用本地的陶土做的,颜色是深褐色的,表面有些粗糙,却很厚实。
他在砂锅里放了几片姜片——姜片是用本地的生姜切的,生姜的皮是浅黄色的,肉质是淡黄色的,散发着淡淡的姜香,然后倒了少许料酒——那是本地酿的米酒,酒精度不高,颜色是淡黄色的,散发着淡淡的酒香,最后放了一把新鲜的紫苏叶——紫苏叶是刚从院子里摘的,叶子是深绿色的,边缘有锯齿状的纹路,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煮清水鱼就讲究原汁原味,”
陈叔一边往砂锅里加水一边说,“水要用源头水,就是从山上引下来的山泉,这样煮出来的汤才甜。
鱼要新鲜,现杀现煮,这样肉质才嫩。
调料不能放太多,放多了反而会盖住鱼的鲜味,就放几片姜片、少许料酒和一把紫苏叶,去腥增香就够了。”
陈叔把砂锅放在土灶上,用柴火慢慢煮着,他说:“煮清水鱼要用小火慢煮,不能用大火,大火会把鱼肉煮老,小火煮出来的鱼肉才嫩,汤才鲜。
一般煮二十分钟左右,鱼眼凸出来就差不多了。”
陈叔坐在陆帆对面,从屋里拿出一个铁皮盒子,盒子里装着他自己炒的茶叶,茶叶是翠绿色的,形状像雀舌,他说:“这是我们自己种的开化龙顶茶,今年春天刚炒的,你尝尝,解腻。”
他从屋里拿出两个玻璃杯,杯子是透明的,上面印着“开化龙顶”
西个字,他往杯子里放了少许茶叶,然后倒上刚烧开的山泉,茶叶在杯子里慢慢舒展,茶汤很快就变成了淡绿色,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陆帆端起杯子,喝了一口,茶汤入口清甜,带着淡淡的兰花香,咽下去后,喉咙里还有淡淡的回甘,确实很解腻。
陈叔喝了一口茶说:“我们开化人爱吃鱼,尤其是清水鱼,以前山里条件不好,没什么好吃的,就靠这条小溪里的鱼改善生活。
那时候,男人们上山砍柴,回来就去小溪里摸鱼,摸鱼用的是竹篓,竹篓是自己编的,放在小溪的石缝里,第二天早上去看,就能摸到几条鱼。
女人们在家煮鱼,就放一点盐,煮出来的汤也很鲜,一家人围着桌子吃鱼,就是最幸福的事了。”
陈叔顿了顿,又说:“现在生活好了,还是离不开这口鱼,过年过节,招待客人,都得有一条清水鱼,不然就觉得不热闹。
去年过年,我儿子从杭州回来,带了他的同事来,我煮了一条五斤多的鱼,他们都说好吃,说在杭州从来没吃过这么鲜的鱼。”
陆帆问:“陈叔,为什么开化的清水鱼这么鲜啊?我在别的地方也吃过草鱼,没这么鲜。”
陈叔笑了,指着院子旁边的小溪说:“关键还是水好。
我们这儿是钱塘江的源头,水是山泉活水,干净,甜,里面的矿物质多,鱼在这样的水里长大,肉质就嫩,没有土腥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