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老爷子头发花白,梳得整整齐齐,用一根铜簪子固定在脑后,铜簪子的顶端刻着个小小的“周”
字,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
他脸上的皱纹很深,尤其是眼角和嘴角,笑起来的时候,那些纹路会挤成两道弯,像河面上被橹划过的波纹,温和又亲切。
“爷爷您好,我是来看看的。”
陆帆赶紧上前打招呼,双手把帆布包里的腊肠拎了出来,“我听人说您家的黄酒是纯手工做的,想多了解了解。
这是从安昌老王家买的腊肠,一点心意,您别嫌弃。”
老爷子接过腊肠,放在鼻子底下轻轻闻了闻,眼睛一下子亮了,眼角的皱纹也舒展开了:“安昌老王家的腊肠,错不了!
这酱香浓而不冲,肉里肯定加了他们家秘制的酱油,只有老王那手艺才能做出这个味。”
他把腊肠小心地放在门口的石桌上,石桌表面被磨得光滑如玉,上面还留着几个浅浅的圆印,是常年放酒坛磨出来的。
“进来吧,刚好今天在蒸米,让你看看正宗的手工黄酒是怎么做的,也让你尝尝我们家刚蒸好的糯米。”
跟着老爷子走进作坊,首先撞进鼻腔的是更浓郁的米香,混着杉木的清香,还有一丝淡淡的酒曲味,暖融融的,让人浑身都放松下来。
院子是方形的,地面铺着青石板,石板缝里长着几株细小的青苔,透着点生机。
院子中间摆着两个大木甑,甑身是用老杉木做的,己经被常年的蒸汽蒸得发黑,甑口冒着白色的热气,像一团团轻柔的云,慢慢飘向院子上空,遇着冷空气,又轻轻落在墙角的竹匾上,留下一层细密的水珠。
两个年轻的伙计正站在木甑旁忙碌,一个穿着蓝色的工装服,一个穿着灰色的卫衣,都是二十出头的年纪,脸上带着点年轻人的青涩,动作却很熟练。
他们手里拿着长柄的木铲,时不时地翻动甑里的糯米,木铲碰到甑壁,发出“笃笃”
的轻响,和蒸汽的“嘶嘶”
声混在一起,格外有生活气息。
陆帆凑过去看,糯米是乳白色的,被蒸得膨胀
iconicon-uniE0D0"
>
iconicon-uniE0D1"
>,颗粒分明,沾在木铲上,像一颗颗圆润的珍珠,轻轻一碰,就会滚落到甑里,还带着点温热的韧性。
“这是早稻的糯米,黏性小,出酒率高,做出来的黄酒也更清透。”
老爷子走到木甑边,伸出手在糯米里探了探,指尖刚碰到糯米就轻轻缩了回来,又用手背试了试甑壁的温度,动作熟练又轻柔,像是在抚摸什么珍贵的宝贝。
“蒸米要讲究火候,灶里的柴得用本地的杉木柴,火力稳。
先用大火把水烧开,让蒸汽把糯米裹住,再转中火蒸西十分钟,差一分钟都不行。
米要蒸到外软内硬,你看——”
他用木铲挑出几颗糯米,递到陆帆面前,“你咬开尝尝,里面不能有白芯,这样发酵的时候才不会发黏,酒才会清。”
陆帆接过糯米,放在手心里,温热的触感从指尖传来,带着点柔软的韧性。
他轻轻咬了一颗,牙齿刚碰到糯米就感受到了外层的软糯,嚼开之后,里面却带着点恰到好处的硬度,没有一点生芯,只有纯粹的米香,还混着一丝淡淡的甜,一点都不腻。
“真好吃,这糯米光蒸着就这么香。”
“那是自然,这糯米是我托镇上的老陈种的,他种了一辈子稻子,知道什么样的米适合做黄酒。”
老爷子笑着说,眼角的皱纹又堆了起来,“老陈种稻不用化肥,只用自家的菜籽饼当肥料,米长得慢,但颗粒
iconicon-uniE0D0"
>
iconicon-uniE0D1"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