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小说网

第17章 瓯越老街的灯盏糕藏在油香里的生意经(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陆帆坐在离开楠溪江的中巴车上时,指尖还残留着王阿婆甜麦饼的余温——那温度不是滚烫的,是像晒过午后太阳的棉被,温吞地裹着指尖,连带着帆布背包的侧袋都沾了点甜香。

袋里装着刚从岩头镇老街买的楠溪江笋干,用粗麻纸包着,纸角印着“楠溪江特产”

的红字,王阿婆早上亲手帮他包的,还特意用麻绳打了个十字结,“这样提着方便,你带去绍兴,用黄酒焖五花肉,笋干吸满了酒香味,比肉还好吃”

中巴车沿着盘山公路往下走,车轮压过碎石路,发出“咯吱咯吱”

的声响,像老物件在低声说话。

车窗外的滩林正缓缓后退,樟树叶在风里翻出淡绿色的背面,叶脉清晰得像绣上去的纹路,偶尔有几片叶子被风吹落,飘进车窗,落在陆帆的笔记本上,带着点潮湿的水汽。

邻座的大叔是做皮鞋生意的,要去温州城区进货,脚边放着个黑色的样品袋,袋口露出半只棕色的皮鞋,鞋面上的缝线整整齐齐。

他手里拿着个旧账本,翻到夹着书签的一页,用铅笔在上面勾划着,笔尖划过纸页的“沙沙”

声,和车外的风声混在一起。

“这盘山公路,以前是泥路,下雨就打滑,”

大叔突然合上账本,指了指窗外,“现在铺了水泥,好走多了。

我们温州人,以前去城里进货,要走半天山路,现在一个小时就到了——路通了,生意才好做,小吃店也能把新鲜的料运进来。”

他说着,从样品袋里掏出一块鞋底,“你看这鞋底,用的是橡胶,防滑,我们给老顾客发货,都要亲自检查,一点瑕疵都不能有,做生意和做小吃一样,实在才能留住人。”

陆帆接过鞋底,指尖能摸到橡胶的纹路,粗糙却扎实。

他想起王阿婆的麦饼,面粉里加的玉米粉要筛三遍,梅干菜要晒足半个月,原来温州人的“实在”

,不管是做小吃还是做皮鞋,都是刻在骨子里的。

车过瓯江大桥时,江面突然开阔起来。

瓯江的水比楠溪江更深,是那种带着点蓝调的淡青色,像被江水淘洗了千年的翡翠,江面上货轮往来穿梭,船身印着“温州-宁波”

“温州-上海”

的白色字样,甲板上堆着集装箱,像一座座方方正正的积木。

江风从车窗吹进来,带着点咸湿的水汽,混着远处码头的鱼腥气,是温州独有的味道。

“这就是温州的母亲河,”

大叔指着江岸边,“以前这码头都是运货的,煤、钢材、布料,现在也运游客,你看那边的石阶上,还有老渔民在卖刚捞的鱼。”

陆帆顺着大叔指的方向看去,江岸边果然有几座老码头,码头的石阶被江水泡得发白,缝隙里长着青苔,几个老人坐在石阶上纳凉,手里摇着蒲扇,蒲扇上印着“温州鱼丸”

的广告。

旁边的小吃摊支着红色的遮阳伞,伞下飘着热气,白色的招牌上写着“鱼丸汤”

“灯盏糕”

,字体是手写的,带着点潦草的烟火气。

“大叔,温州的灯盏糕好吃吗?”

陆帆想起之前做攻略时看到的温州小吃,“灯盏糕”

三个字总让他想起小时候见过的纸灯笼,好奇它到底是什么模样。

“好吃!”

大叔眼睛一下子亮了,声音也提高了些,引得前排的乘客回头看,“尤其是五马街那家‘老李灯盏糕’,我小时候就吃他家的,那时候老李还是个小伙子,现在都当爷爷了。

灯盏糕要刚炸出来的才香,外皮脆得能掉渣,里面的萝卜丝切得细,撒点糖和盐,鲜得很,再夹块三层肉,炸得油滋滋的,咬一口能流油,配碗鱼丸汤,解腻,绝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我在末世组局当神明从亮剑开始的特种战人类枷锁我,天煞孤星,爱好交友混沌规则我被骗到缅北的那些年空战之王神魔天尊巫界术士老祖她靠快穿修仙成神星空炼神重生80年代香江王朝无限邮差我师兄实在太稳健了问鼎之谋局者我缔造上古天庭的那些年麒麟天师网游之盗版神话修仙之别样女配凤还朝,妖孽王爷请让道谍网出狱了,大哥带我挥金如土我的悟性爆炸了猎魔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