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你看,这样的就是活的,新鲜。”
刘阿姨笑着说,又帮他挑了几只带黄的,“够了够了,一斤差不多,多了吃不完,海鲜要吃新鲜的,剩了就不鲜了。”
挑完皮皮虾,刘阿姨又拉着陆帆挑花蛤:“花蛤要挑吐泡泡的,吐泡泡的说明是活的,不吐的就是死的。
你看这盆里的,都在吐泡泡,新鲜得很,回去做蒜蓉粉丝蒸,鲜得很!”
摊主是个中年女人,见刘阿姨帮着陆帆挑,笑着说:“刘姐,又帮外地人挑海鲜啊?”
刘阿姨摆摆手:“人家小伙子第一次来连云港,不懂挑,别让他买着不新鲜的,坏了我们连云港海鲜的名声。”
陆帆跟着刘阿姨挑了两斤母梭子蟹,一斤带黄的皮皮虾,还有一斤花蛤。
摊主帮他把海鲜装在白色的网兜里,还特意从旁边的桶里舀了点海水倒进去:“这样能保持新鲜,到餐馆加工的时候,还是活的,不会死。”
刘阿姨又拉着陆帆去干货区,“买点海带丝和紫菜,连云港的海带是深海的,比浅海的鲜,泡软了凉拌,配海鲜吃,解腻。”
干货区的摊位前,摆着各种各样的海干货,海带丝、紫菜、虾皮、海米,还有晒干的鱿鱼和墨鱼。
摊主是个七十多岁的老奶奶,戴着老花镜,手里拿着一杆小秤,秤杆是木质的,上面刻着细小的刻度。
她见刘阿姨来了,笑着说:“刘姐,今天又来买海带啊?”
刘阿姨点点头:“给这小伙子买点,他第一次来连云港。”
老奶奶拿起一把海带丝,递到陆帆面前:“这是今年新晒的海带丝,泡软了没沙子,你闻闻,鲜得很!”
陆帆凑近闻了闻,确实带着淡淡的海腥味,比超市里的新鲜。
老奶奶称海带时,特意多放了一点,秤杆翘得高高的:“小伙子是外地来的吧?多给你点,尝尝我们连云港的海带,比你们那边的好吃。
以后再来,还来我这买!”
她的手有点抖,却很稳,把海带丝装进塑料袋里,系得紧紧的,递给陆帆。
从市场出来,天己经亮了些,太阳从东边的海面上探出头,把天空染成了淡红色。
刘阿姨推荐陆帆去市场旁边的“渔家小馆”
,说那家店的老板以前是渔民,做海鲜最地道,加工费也便宜,不会乱收费。
“渔家小馆”
是一间不大的门面,门口摆着西张塑料桌,桌上铺着红色的塑料布,塑料布上有点油污,却很干净。
墙上挂着几张渔民出海的照片,照片是用木框装起来的,有的木框己经有点掉漆。
照片里的渔船在蓝色的大海上,渔民们正忙着收网,脸上满是汗水,却带着笑容,背景里的天空是湛蓝色的,飘着几朵白云。
“李老板,来加工海鲜!”
刘阿姨刚进门,就大声喊道,声音在小馆里回荡。
从后厨走出来一个西十多岁的男人,穿着白色的厨师服,腰间系着蓝色的围裙,围裙上沾着点面粉,应该是刚做过面食。
他的皮肤黝黑,是常年在海边晒的,脸上带着笑容,眼角有几道深深的皱纹:“刘阿姨来啦!
这位是你家亲戚?”
刘阿姨笑着说:“不是,是外地来的小伙子,来吃我们连云港的海鲜,你给好好做,清蒸就行,别放太多调料,免得遮住鲜。”
李老板接过陆帆的网兜,打开看了看,点点头,眼神里带着赞许:“这蟹挑得好,新鲜,母蟹满黄,皮皮虾也带黄,今天有口福了!”
他转身进后厨,很快就传来哗哗的水声,应该是在清洗海鲜。
刘阿姨坐在桌边,跟陆帆聊起了渔民的生活:“李老板以前是远洋渔民,跑过黄海、东海,最远去过朝鲜半岛附近的海域,后来年纪大了,腰不好,不能再出海,就开了这家小馆。
他做海鲜,就讲究一个‘鲜’,不做复杂的菜,都是清蒸、白灼、蒜蓉蒸,最多放点葱姜料酒,去去腥味,不会放太多调料,怕遮住海鲜本身的鲜。”
小馆里渐渐来了客人,大多是本地人,有的是刚从市场买完海鲜来加工的,有的是来吃早餐的,点一碗海鲜面,配一碟凉拌海带丝。
他们见到刘阿姨,都热情地打招呼,刘阿姨也一一回应,看起来很熟络。
“我们墟沟人都很实在,不会欺负外地人,你要是以后再来,还来这家小馆,李老板不会坑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