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陆帆看着李爷爷剪纸的动作,手指很灵活,剪刀在他手里像有了灵性,轻轻划过红纸,就剪出了细如发丝的干丝。
他想起了蒋师傅切干丝的样子,都是那么专注,那么用心,都是在追求一种极致的精致。
“李爷爷,您觉得剪纸和淮扬菜有什么共同点吗?”
他问。
“都讲究精致,讲究细节,讲究匠心,”
李爷爷放下剪刀,拿起剪好的干丝,对着阳光看了看,“剪纸要剪得细,剪得像,剪得有韵味;淮扬菜要做得精,做得鲜,做得有功夫。
剪纸要用心,每一刀都要想好,不能随便剪;淮扬菜也要用心,每一步都要做好,不能随便做。
不管是剪纸还是淮扬菜,都是扬州的文化,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都要好好传承下去——不能让它们失传了,失传了就太可惜了。”
离开非遗工作室,天色己经有点暗了,夕阳把天空染成了橘红色,东关街的灯笼开始亮起来,红灯笼挂在屋檐下,像一串一串的糖葫芦,很好看。
小苏说:“我们去古运河坐船吧,晚上的古运河很漂亮,灯光亮起来,像一条银河,还能看到东关街的夜景,很热闹。”
古运河的码头己经亮了红灯笼,灯笼挂在码头的栏杆上,一排一排的,很有节日的气氛。
游船是画舫,船身是木质的,刷着红漆,上面挂着彩灯,彩灯是彩色的,一闪一闪的,像星星。
画舫的窗户是拱形的,上面挂着蓝色的窗帘,窗帘上绣着荷花图案。
陆帆和小苏买了票,上了一艘画舫,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
画舫里很干净,摆着几张桌子,桌子上放着茶杯,是青花瓷的,上面印着古运河的景色。
船身轻轻晃动,像在摇篮里一样,很舒服。
画舫慢慢驶离码头,沿着古运河行驶。
两岸的灯光亮了起来,有的是红灯笼,有的是霓虹灯,有的是古建筑的轮廓灯,灯光在水里的倒影,像一条彩色的带子,随着水波晃动,很好看。
岸边的老房子亮着灯,有的窗户里能看到一家人在吃饭,有的窗户里能看到老人在看电视,有的窗户里能看到孩子在玩耍,很温馨,很有生活气息。
船夫拿着话筒,站在船头,给游客讲解着古运河的历史和盐商的故事。
船夫穿着蓝色的褂子,褂子上绣着“古运河游船”
西个字,声音很洪亮,带着点扬州话的调子:“以前盐商的货物都是通过古运河运输的,盐船从海边过来,沿着古运河到扬州,卸了盐,再装上空船回去。
盐商赚了钱,就在古运河两岸建宅子,比如个园、何园,都是建在古运河旁边的。
他们还喜欢在古运河上坐船,一边坐船一边吃淮扬菜,大煮干丝就是他们最喜欢的菜之一——你想啊,在船上,吹着河风,看着夜景,吃着鲜美的大煮干丝,喝着香醇的米酒,多舒服啊!
古运河见证了扬州的兴衰,也见证了淮扬菜的发展,没有古运河,就没有扬州的繁华,也没有这么好吃的淮扬菜。”
陆帆看着窗外的景色,古运河的水很平静,像一面镜子,倒映着两岸的灯光和建筑。
画舫经过蒋家桥饺面店时,能看到店里还亮着灯,里面还有客人在吃饭,有的在吃大煮干丝,有的在吃饺面,很热闹。
经过个园时,能看到园子里的竹子在灯光下摇曳,像剪影一样,很有诗意。
经过何园时,能看到水心亭的灯光,像一颗明珠,嵌在何园里,很好看。
“今天吃了大煮干丝,逛了个园、何园,还看了剪纸,你觉得扬州怎么样?”
小苏问,她靠在窗户上,看着外面的夜景,眼神里带着点期待。
“很好,”
陆帆说,他也靠在窗户上,风从窗户里吹进来,带着河风的清凉,“扬州是一座很有味道的城市,不是那种表面的繁华,是深入骨髓的温柔和精致。
这里的美食,比如大煮干丝,看起来简单,却藏着太多的匠心和故事;这里的园林,比如个园、何园,看起来普通,却藏着太多的智慧和美感;这里的人,比如蒋师傅、李爷爷、老奶奶,都很热情,很善良,对生活充满热爱,对文化充满敬畏。
大煮干丝虽然简单,却藏着扬州人的生活态度——慢而精致,对食物的尊重,对文化的传承。
我觉得,扬州不是一座用来‘打卡’的城市,是一座用来‘生活’的城市,要慢慢住,慢慢吃,慢慢品,才能懂它的好。”
画舫行驶了一个小时,回到了码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