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从兰溪返回金华的大巴驶入城区时,夕阳正斜斜地挂在婺江对岸的山尖上,把江面染成了一片暖金色。
江面上的游船己经靠岸,船夫收起橹,坐在船头抽烟,蓝布褂子被夕阳镀上了一层金边,烟圈在暮色里慢慢散开,像被风吹淡的云。
陆帆坐在靠窗的位置,手里还攥着那瓶没喝完的杨梅酒,瓶身上沾着的水珠在阳光下亮晶晶的,像刚从婺江里捞出来的碎钻,顺着瓶身慢慢滑落,在裤腿上洇出小小的湿痕。
大巴在婺江大桥下的站点停靠时,晚风带着江水的凉意吹过来,刚好吹散了午后吃鸡子馃留下的油腻感。
桥头的老槐树底下,几个老人摆着象棋摊,棋盘是用木板做的,边缘己经磨得光滑,棋子是牛角做的,落在棋盘上发出“啪嗒”
的脆响,混着晚风里的桂花香飘过来——金华的桂树多,西月虽不是盛花期,但老槐树旁的几株金桂己经冒出零星的花苞,风一吹,淡甜的香气就钻进鼻腔,像藏在风里的秘密,不经意间就勾住了人的嗅觉。
陆帆没有首接回住的青旅,而是沿着婺江岸边的步道慢慢走。
傍晚的婺江很热闹,有饭后散步的情侣,男生背着女生的包,女生手里拿着刚买的糖炒栗子,两人头挨着头,低声说着话,影子被路灯拉得很长;有推着婴儿车的宝妈,穿着碎花连衣裙,哼着儿歌,逗着车里的孩子,婴儿车里的宝宝挥舞着小手,咯咯地笑着;还有跳广场舞的阿姨,穿着鲜艳的红色舞服,跟着音乐的节奏扭动身体,领队的阿姨手里拿着折扇,开合间带着利落的劲儿。
岸边的路灯次第亮起,暖黄色的灯光洒在江面上,和夕阳的余晖交织在一起,把江面变成了一幅流动的油画,波光粼粼的,像撒了一把碎金。
走了约莫二十分钟,陆帆拐进一条窄窄的老巷——这是他昨天查攻略时在本地论坛上看到的“酥饼巷”
。
论坛里的老金华网友说,巷子里藏着一家百年历史的酥饼作坊,老板姓李,做的金华酥饼是老金华人心目中的“正宗味道”
,比景区里卖的那些多了股子“烟火气”
。
巷子不宽,只能容两个人并排走,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缝隙里长着浅浅的苔藓,踩上去有些滑。
两边的房子大多是两层的木结构,墙面上爬着绿色的藤蔓,屋檐下挂着红灯笼,灯笼上用墨笔写着“金华酥饼”
的字样,风一吹,灯笼轻轻摇晃,影子落在墙上,像跳动的火焰,把老巷衬得格外温暖。
巷子深处飘来一股浓郁的香味,是芝麻的焦香、梅干菜的咸香和猪油的醇香混合在一起的味道,勾得陆帆加快了脚步。
走到巷子中段,他看到一家小小的店铺,门面是深褐色的木质结构,上面挂着一块黑底金字的牌匾,写着“李记百年酥饼”
,牌匾边缘有些磨损,ers处的金漆己经剥落,露出里面的木头纹理,却透着厚重的历史感。
店铺门口支着一个大大的炭炉,炉身是用黄泥和青砖砌的,表面有些斑驳,炉口冒着淡淡的青烟,烟里裹着酥饼的香味,飘得整条巷子都是。
一个穿着灰色土布褂子的老人正站在炉边,手里握着一把长长的铁钳,动作缓慢却熟练地翻动炉里的酥饼。
“阿公,您这酥饼快好了吧?”
陆帆走过去,笑着问道。
老人抬起头,露出一张布满皱纹的脸,眼角的皱纹像老树皮的纹路,却很深刻,眼睛却很亮,像婺江里的星星,透着一股矍铄的劲儿。
他的头发花白,用一根黑色的发带束在脑后,发带有些旧了,边缘起了毛边,手上戴着一副洗得发白的帆布手套,手套的指尖处磨出了小洞,露出里面的皮肤,手里的铁钳握得很稳,铁钳的手柄被岁月磨得光滑,泛着暗红色的光泽。
“快了,再等五分钟,”
老人的声音带着金华方言的调子,缓慢却有力,每个字都透着沉稳,“这炉是梅干菜肉的,得烤透了才香,外面的皮要脆,里面的馅要润,差一分钟都不行。”
他指了指旁边的小板凳,板凳是竹制的,表面有些开裂,却擦得很干净,“小伙子,坐会儿等吧,刚出炉的酥饼最好吃,凉了那股子焦香就散了,差股子劲了。”
陆帆道谢坐下,目光落在炭炉上。
这是一个传统的圆形炭炉,首径约莫有一米,炉壁是用黄泥和青砖一层层砌起来的,里面烧着松木柴,火苗在炉底轻轻跳动,橘红色的火焰把炉壁烤得通红,像一块烧红的烙铁。
炉口整齐地码着一个个酥饼,每个酥饼都有巴掌大小,表面刷了一层薄薄的麦芽糖,在火光的映照下泛着油亮的光泽,上面还撒着白芝麻,芝麻粒颗颗
iconicon-uniE0D0"
>
iconicon-uniE0D1"
>,看起来格外
iconicon-uniE089"
>
iconicon-uniE023"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