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陆帆按照攻略,沿着龙川大道往东南走。
路边的商铺大多卖的是绩溪特产,有茶点、笋干、火腿,还有些手工艺品,比如竹编的茶篮、紫砂小杯。
有个小摊卖的是绩溪挞馃,用平底锅煎着,外皮金黄,里面包的是咸菜肉末,香气扑鼻,摊主是个中年妇女,笑着招呼陆帆:“小伙子,要不要尝个挞馃?配金山时雨正好!”
陆帆笑着摇摇头:“下次吧,我先去龙川古村找茶厂。”
走了大概二十分钟,就到了龙川古村的入口。
入口处的石牌坊是明嘉靖年间建的,用的是青灰色的花岗岩,上面刻着“龙川”
两个大字,字体是楷书,笔锋浑厚,牌坊的横梁上雕着龙凤图案,龙的鳞片、凤的羽毛都雕得清清楚楚,连龙爪上的纹理都能看见。
牌坊旁边有棵老樟树,树干粗得要三个人手拉手才能抱住,树皮是深褐色的,裂开了一道道纹路,像老人脸上的皱纹,树龄有五百多年了,枝叶繁茂,像一把巨大的绿伞,遮住了半个村口。
树下摆着几张石凳,有几个老奶奶坐在那里择菜,手里拿着青菜,动作麻利地把黄叶摘掉,还有个小孩在树下追着蝴蝶跑,笑声清脆。
走进古村,青石板路更窄了,也就一米多宽,路面的石板被踩得光滑,缝隙里长着些青苔,下雨的时候应该会很滑。
两旁的民居都是明清时期的,有的是砖木结构,木头的门框被磨得发亮,有的是石木结构,石头的墙面上爬着绿色的藤蔓,藤蔓上开着小小的紫色花朵,香气淡淡的。
门头上方挂着的“大夫第”
“尚书府”
匾额,都是深色的木牌,上面的字有些褪色,却透着庄重,匾额下面的门环是铜制的,被摸得发亮,有的门环上还挂着红灯笼,是村民自己扎的,用的是红纸,上面剪着“福”
字。
最有名的胡氏宗祠就在古村中间,祠堂的门楼上雕着“百子图”
,一百个小孩的动作各不相同,有的在放风筝,有的在踢毽子,有的在读书,雕工精细得连小孩的表情都能看清——有的咧嘴笑,有的皱着眉,还有的鼓着腮帮子,像在撒娇。
祠堂里的柱子是楠木做的,又粗又首,柱子上挂着很多匾额,大多是明清时期的,上面写着“世笃忠贞”
“科甲蝉联”
,匾额的颜色是暗红色的,边缘有些磨损,却更显历史的厚重。
祠堂的地面是青石板铺的,被打扫得干干净净,偶尔能看到村民进来祭拜,手里拿着香烛,动作虔诚。
陆帆沿着古村的小巷往前走,小巷两旁的墙上爬着绿色的藤蔓,有的藤蔓还顺着墙爬到了屋顶,屋顶上的瓦缝里长着几株瓦松,绿油油的。
偶尔能看到村民坐在门口晒太阳,手里拿着竹编的篮子,正在挑选茶叶——把茶叶摊在篮子里,用手轻轻拨弄,把碎末筛掉。
一位老奶奶看到陆帆,笑着问:“小伙子,来旅游的?是来尝金山时雨的吧?”
老奶奶穿着件浅蓝色的大襟褂子,头发用发簪挽着,手里的竹篮是自己编的,篮沿还留着竹节的痕迹。
“是啊,奶奶,”
陆帆走过去,笑着说,“我还想找个茶厂看看,体验下采茶制茶。”
“那你去前面的‘胡记茶厂’吧,”
老奶奶用手指着小巷深处,她的手指有些弯曲,指甲盖是淡粉色的,“那是咱村里胡老爷子开的,他家做金山时雨做了三代人了,茶好,故事也多。
你去了提我王奶奶,他就知道了。”
陆帆谢过王奶奶,沿着小巷继续走。
小巷的尽头是一片茶园,茶园顺着山势铺开,像一块绿色的地毯,茶树的行距很整齐,大概一米左右,茶树上的嫩芽绿油油的,带着水珠,看起来很新鲜,阳光洒在茶叶上,水珠闪着光,像碎钻。
茶园旁边有一座青砖灰瓦的小院,院墙是用青砖砌的,砖缝里长着些青苔,院门口挂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胡记茶厂”
,木牌上的字是手写的,带着点行书的韵味,笔画有些歪歪扭扭,却透着亲切,木牌的边缘有些磨损,是常年风吹日晒的痕迹。
陆帆推开院门,“吱呀”
一声,门轴上的铜轴套有些生锈,却还好用。
院子里种着两棵桂花树,树龄大概有几十年了,树干有碗口粗,树枝上开着小小的黄花,香气淡淡的,不浓烈,却很持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