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配生蒜才得味!
蒜能解腻,还能去膻,以前老一辈说,‘伏羊配蒜,百病不犯’。”
他咬了一口蒜,辛辣的味道瞬间在嘴里散开,却一点都不冲,“这蒜是徐州本地的紫皮蒜,比别的蒜辣得轻,还带着点甜,配羊肉刚好。”
吃完羊肉汤,陆帆提出想看看后厨。
周老板很爽快地答应了,领着他往后走。
后厨的门是棉布做的门帘,上面印着“老徐州伏羊馆”
的字样,掀开时能闻到更浓的羊肉香。
后厨里很宽敞,中间支着两个巨大的铸铁锅,锅口比圆桌还大,锅里的羊肉汤还在“咕嘟”
滚,冒着白汽,把后厨的玻璃都熏得模糊。
两个厨师正忙着切羊肉,他们穿着跟周老板一样的白大褂,动作麻利,刀落在案板上“笃笃”
响,每一刀都切得一样厚。
“这就是熬汤的锅。”
周老板指着左边的锅,锅沿上挂着一个铁钩,上面拴着一块木牌,写着“老锅”
两个字,“这锅是我爹1983年买的,当时花了他三个月的工资。
你看锅底,有一层厚厚的油垢,那是常年熬羊肉养出来的,用它熬汤,不用放香料,汤自然就香。”
陆帆凑近看,锅底的油垢是深褐色的,像一层硬壳,用手指碰了碰,很硬,一点都不粘手。
切羊肉的案板是实木的,上面有深深的刀痕,是几十年切羊肉留下的。
厨师手里的刀是特制的,刀刃很薄,刀背很厚,切羊肉时不用太用力,就能轻松切开。
“这刀是在徐州老街上打的,铁匠铺的老师傅做了一辈子刀,最懂切羊肉的刀要啥样。”
周老板拿起一把刀,递给陆帆,“你试试,很轻,切的时候不会累手。”
陆帆接过刀,果然很轻,刀柄是牛角做的,握在手里很舒服,刀刃很锋利,对着光看,能看到刀刃上的细纹。
后厨的角落里,放着几个陶罐,上面贴着红纸,写着“花椒”
“八角”
“桂皮”
。
周老板打开一个陶罐,一股浓郁的花椒香飘出来——那花椒是徐州贾汪产的,颗粒比普通花椒小,颜色是深红色的,闻起来很辛,却不冲。
“这花椒是我每年秋天自己去贾汪采的,晒干净了装在陶罐里,能放一年。
炖羊肉的时候只放一点,就能去膻,还不会抢了羊肉的鲜。”
他又打开另一个陶罐,里面装着一些干草药,叶子是深绿色的,形状像羽毛,“这是彭祖园里的野菊花,晒干了放汤里,能清热解暑,是彭祖方子里的一味,现在很少有人用了。”
从后厨出来,陆帆决定去彭祖园看看。
周老板给了他一张手绘地图,纸上画着从伏羊馆到彭祖园的路线,还标了几个值得看的景点:彭祖雕像、彭祖祠、养生文化馆。
“走路十分钟就到,别走错了,路上有卖烤羊腰的,别买,不卫生。”
周老板把地图折好,递给陆帆,还不忘叮嘱一句。
陆帆谢过周老板,提着剩下的几张烙馍,往彭祖园走。
路上的人很多,大多是去彭祖园的,有的手里拿着羊肉串,有的端着羊肉汤,边走边吃,脸上满是笑意。
路边的小摊上,有卖彭祖园纪念品的,比如印着彭祖像的T恤、刻着养生方的木牌,还有用陶土做的小炖锅——那炖锅跟周老板后厨的很像,只是小了很多,大概只有手掌大,说是能用来炖小份的羊肉汤。
彭祖园的门口立着一块巨大的青石碑,上面刻着“彭祖园”
三个大字,是启功先生题写的,字体苍劲有力,透着几分文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