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浙江的面比如片儿川,讲究的是笋的鲜,汤比较清淡;这个皮肚面,汤更浓,配料也多,很扎实。”
“那是,”
王爷爷笑了,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南京的面讲究‘浇头足,汤鲜’,不像有些地方的面,就几片菜叶子,几口就吃完了。
项师傅家的面,一碗能吃到七八种配料,管饱又好吃。
你吃完可以去附近的张府园小区逛逛,里面有很多民国时候的建筑,比如38号的公馆,以前是国民党的一个将军住的,现在还保留着原样,门口的梧桐树都有一百多年了。”
陆帆吃完面时,己经快十点了。
他跟项师傅和王爷爷道别,项师傅正忙着炸新的皮肚,听见他的声音,抬头笑着说:“小伙子,下次来南京还来吃啊,给你多加两块皮肚!”
王爷爷也挥挥手,“记得去张府园小区逛逛,别错过了民国建筑!”
走出项记面馆,陆帆按照王爷爷的推荐,去了张府园小区。
小区的门口有一棵老梧桐树,树干要两个人才能合抱,树皮粗糙,上面有很多纹路,像老人的手掌。
小区里的房子大多是民国时期的建筑,青砖灰瓦,屋顶是斜坡的,窗户是木质的,上面装着彩色的玻璃。
有些门口挂着“民国建筑保护单位”
的牌子,牌子是铜制的,泛着淡淡的铜绿。
38号公馆在小区的深处,门口有一个小小的院子,院子里种着一棵石榴树,树上结满了红色的石榴,像挂了满树的小灯笼。
公馆的门是朱红色的,上面有两个铜制的门环,门环上刻着花纹,己经有些氧化,却依旧透着庄重。
门口的石阶上坐着一位老奶奶,正拿着毛线针织毛衣,毛线是淡粉色的,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
“老奶奶,您好,这是以前将军的故居吗?”
陆帆走过去,轻声问。
“是啊,”
老奶奶抬头看见他,笑着点头,手里的毛线针没停,“以前是李将军住的,他是抗日的时候的将军,后来去了台湾,房子就留给了他的侄子。
现在他的侄子也老了,搬到儿子家去了,房子空着,偶尔会有人来参观。”
老奶奶的声音很轻,带着点岁月的温柔,“你是外地来的吧?来旅游的?”
“是啊,来吃南京的美食,顺便逛逛。”
陆帆说。
“南京的美食多,”
老奶奶笑了,“皮肚面、牛肉锅贴、烤鸭,都好吃。
你们年轻人喜欢逛景点,其实我们小区里的这些老房子,也有很多故事,慢慢逛,能逛出很多意思来。”
陆帆跟老奶奶聊了一会儿,才离开张府园小区。
他打车去老门东,出租车师傅姓刘,三十出头,很健谈,一听说他去吃李记牛肉锅贴,就打开了话匣子。
“兄弟,你算是找对地方了!”
刘师傅一边转动方向盘,一边跟陆帆聊天,“李记的牛肉锅贴在南京是数一数二的,我每次下班都要绕路去买一两,有时候排队排半小时都愿意。
他们家的锅贴,皮是死面的,和面的时候不加酵母,擀得薄薄的,包上牛肉馅,放在平底锅里煎,煎到金黄酥脆,咬开里面全是汁水,牛肉馅也足,不掺淀粉,吃起来全是肉香。”
刘师傅的出租车路过新街口时,他指了指窗外的德基广场,“以前这里是南京的菜市场,叫‘新街口菜场’,我小时候跟着我妈来买菜,里面全是摊子,卖菜的、卖肉的、卖小吃的,可热闹了。
现在改成了商场,全是高楼,不过底下的美食街还保留着一些老味道,比如‘蒋有记’的鸭血粉丝,味道还不错。”
路过中山东路时,刘师傅又指了指远处的南京博物院,“那是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里面有很多文物,比如新石器时代的玉琮、商周的青铜器,还有民国时期的东西。
你要是有时间,可以去逛逛,能了解很多南京的历史。”
到老门东时,己经快十一点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