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小说网

第12章 咸齑大汤黄鱼一道菜的风骨(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牌坊正中间刻着“三市菜市场”

五个楷书大字,字的边缘有点斑驳,是常年被人摸出来的——陆帆注意到,“市”

字的一点上特别亮,想来是无数人路过时都忍不住摸一下。

牌坊下己经很热闹了,提着菜篮的阿公阿婆、推着小车的年轻人、背着书包的学生,挤在一起慢悠悠地走。

讨价还价的声音此起彼伏:“这咸齑怎么卖啊?”

“十五块一斤,不能再少了,阿拉腌了三个月呢!”

“黄鱼便宜点呗,阿拉常来买你的!”

“阿拉的黄鱼是野生的,一分钱一分货,便宜没好货!”

走进菜市场,一股混杂却鲜活的香气扑面而来——是咸齑的咸香、黄鱼的海腥、笋干的清香、腊肉的油香、豆腐的豆香混在一起,虽然复杂,却一点都不腻,反而透着股让人安心的烟火气。

摊位是木质的,一排一排整齐地排列着,摊主们都戴着围裙,有的在理菜,有的在称重,有的在和顾客聊天,脸上都带着笑。

陆帆沿着摊位往里走,路边的摊位上摆着各种各样的菜:翠绿的青菜、白胖的萝卜、带着泥土的春笋、挂着油珠的腊肉……卖笋干的老伯坐在小马扎上,正把笋干里的断条挑出来,放在一个小竹篮里,“断的便宜卖,五块钱一斤,自家吃划算,送礼就买整根的。”

一个阿姨走过去,拿起一根整根的笋干,掰了一点尝,“嗯,够干,没霉味,给我称两斤。”

走了大概十分钟,陆帆终于看到了张阿婆的摊位。

她的摊位不大,铺着一块蓝色的土布,土布上摆着三个陶缸,陶缸是深棕色的,上面贴着红色的纸条,用毛笔写着“咸齑”

两个字,字迹有点歪,却很有力。

阿婆坐在一个小马扎上,头发花白,梳成一个圆圆的髻,用一根银色的发簪固定着,身上穿着一件灰色的土布围裙,围裙上沾着点咸齑的碎末。

她手里拿着一把小铁铲,正从中间的陶缸里铲咸齑,动作很慢,却很稳。

“阿婆,您这咸齑怎么卖?”

陆帆走过去,轻声问。

张阿婆抬起头,她的眼睛很亮,虽然脸上有不少皱纹,却透着股精神劲,“小伙子,要咸齑啊?阿拉的咸齑,十五块一斤,用的是本地的雪里蕻,去年冬天腌的,刚开封没几天,正好吃。”

陆帆凑近陶缸,往里面看——陶缸里的咸齑是黄绿色的,梗叶分明,没有一点烂叶,闻起来有股淡淡的咸香,没有刺鼻的酸味。

“阿婆,您这咸齑是怎么腌的啊?”

“要腌好咸齑,得先选好雪里蕻,”

张阿婆放下小铁铲,从陶缸里拿出一把咸齑,递到陆帆面前,“你看,阿拉选的雪里蕻,叶子要绿,梗要粗,不能有虫眼。

先把雪里蕻洗干净,放在太阳下晒一天,把表面的水分晒干,不能晒太干,不然腌出来会柴。”

她指着旁边一个空陶缸,“这个陶缸是阿拉祖传的,用了西十多年了,腌出来的咸齑比新缸香。

新缸有火气,会影响咸齑的味道;老缸腌的次数多了,缸壁上有股老味道,腌出来的咸齑也带劲。”

阿婆的手轻轻摸着陶缸的壁,“以前阿拉女儿小时候,总帮我翻雪里蕻,小手冻得通红,还不肯停,说‘妈妈,等咸齑腌好了,我要煮黄鱼吃’。

现在她嫁到上海去了,每年冬天还会寄雪里蕻来,让我帮她腌。”

陆帆看着阿婆手上的老茧,是常年握小铁铲、翻雪里蕻磨出来的,指关节有点肿大,却很灵活。

“阿婆,给我称一斤吧。”

“好嘞!”

张阿婆拿起一个小竹篮,把咸齑铲进去,称了称,“一斤多一点,就算你一斤的钱,阿拉跟你投缘。”

她从摊位底下拿出一张油纸,油纸是深黄色的,有股淡淡的桐油香,“用油纸包着,能保潮,咸齑不容易干。”

阿婆包咸齑的动作很熟练,先把油纸铺平,把咸齑放在中间,然后西角往中间折,最后用麻绳系了个结,“这样提着方便,不会漏。”

陆帆接过油纸包,咸齑的重量透过油纸传过来,还有股淡淡的咸香。

他付了钱,阿婆又叮嘱:“煮黄鱼的时候,咸齑别放太多,不然会齁,加点笋片,鲜得很!”

“谢谢阿婆!”

陆帆挥挥手,往靠河的摊位走。

菜市场靠河的一边很热闹,河面上停着几艘小渔船,渔民正把刚捕上来的鱼卸到岸边的竹筐里,“鲜鱼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间谍的战争一人得道诸天谍影五年后我携三个幼崽炸翻财阀家族我在末日文字游戏里救世抗战从周卫国开始二道贩子的崛起震惊!开局一片地,暴击出奇迹盖世武神茅山后裔修真小赘婿第一序列我靠读书成圣人授徒万倍返还,为师从不藏私遮天:成帝的我回到地球当保安完美世界:开局融合重瞳至尊骨从玄君七章开始魔王追妻:纨绔妖神妃步步逼婚:抢来的老公修仙百艺蛮荒补天人张三丰弟子现代生活录我缔造上古天庭的那些年征服原始人重生8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