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陆帆走了几步,又回头看了一眼——陈家的院门是朱红色的,门框上挂着两串干辣椒,在阳光下红彤彤的;陈阿公靠在门框上,手里拿着旱烟袋,没点,就那么夹着;陈婶用围裙擦了擦手,嘴角带着笑,却偷偷擦了擦眼角;小陈还在挥手,羊角辫上的粉色皮筋晃来晃去。
陆帆朝他们挥了挥手,转身继续走,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得满满的,又有点空落落的——满的是在台州收获的温暖,空的是离开的不舍。
走到老街口时,陆帆遇到了林叔,他正推着小车去集市卖海苔饼,小车的轮子在青石板上“轱辘轱辘”
响,车上的竹篮里装满了刚烤好的海苔饼,盖着一块粗布。
“陆帆,这就去火车站啦?”
林叔停下小车,从竹篮里拿出一个油纸包,塞进陆帆手里,“这是刚烤的,你路上吃,别饿肚子。”
“林叔,您都给我过了,不用再给了。”
陆帆想推辞。
“拿着!”
林叔笑着说,“我这海苔饼,放凉了也好吃,你带到宁波,给那边的人尝尝,就说这是温岭老街的味道。”
他顿了顿,又说,“你剪的视频,我儿子在上海看到了,给我打电话,说想家了,想回来吃我烤的海苔饼,想走走老街的青石板路——你看,你这视频,不光拍了美食,还把人的心给勾回来了。”
“能这样就好。”
陆帆心里暖暖的。
他之前总觉得,自己拍视频、写书稿,是为了完成一个目标,现在才明白,这些东西能勾起人的乡愁,能让离家的人想起家的味道,才是最有意义的。
林叔推着小车走了,小车的“轱辘”
声渐渐远了,却留下一路海苔的香。
陆帆站在老街口,回头望了望——老街的青石板路蜿蜒向前,两旁的老房子错落有致,桂花树的影子落在墙上,像一幅水墨画;王阿婆的嵌糕摊前己经有了客人,传来“要一个加肉的嵌糕”
的声音;卖海鲜的阿婆推着小车走过,喊着“新鲜的缢蛏哦,五块钱一斤”
,声音沙哑却有穿透力。
“再见了,温岭。”
陆帆在心里说,转身朝公交车站走去。
公交车站在老街口的拐角处,站台上己经有了几个等车的人:有穿着校服的学生,背着书包,手里拿着一个肉包,边吃边看手机;有提着菜篮子的阿姨,菜篮子里装着刚买的青菜和海鲜,还滴着水;有背着行李的年轻人,看样子是要去外地打工,手里攥着一张皱巴巴的车票。
陆帆找了个位置站好,看着来往的人,心里突然觉得很踏实——这些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才是一座城市最真实的样子,也是食物最动人的底色。
公交车来了,是辆绿色的中巴车,车身上印着“温岭—火车站”
的字样,车门打开时,传来司机师傅的声音:“上车的乘客请往里走,投币一元。”
陆帆走上车,投了一枚硬币,硬币落在投币箱里,“叮”
的一声响。
车上的人不多,陆帆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窗户开着,晨风吹进来,带着灵江的水汽和桂花的香。
车子开动了,慢慢驶出老街,路边的风景渐渐变了——从青石板路变成了柏油路,从老房子变成了新楼房,从桂花树变成了高大的梧桐树。
陆帆看着窗外,想起在台州的这些天:第一天在临海紫阳古街吃泡虾,王老板炸泡虾时的专注;第二天在温岭老街拍嵌糕,陈姐吃嵌糕时的眼泪;第三天在陈家学做食饼筒,陈阿公讲戚家军故事时的庄重;第西天剪视频时,林叔递来的桂花蜜;第五天清晨,王阿婆塞给的热年糕……这些画面像电影一样在脑海里闪过,每一个细节都清晰得像昨天刚发生的。
他从背包里拿出陈阿公给的老地图,摊在腿上,手指轻轻划过地图上的红圈——“缸鸭狗汤圆”
,旁边的小字写着“冬至吃汤圆,团圆”
;“东钱湖鱼庄”
,写着“湖里的螺蛳最鲜,要清明前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