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小说网

第7章 食饼筒 戚家军的行军智慧(第4页)

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陈婶笑着说:“不错不错,以后你要是想吃食饼筒,自己就能做了。”

傍晚的时候,小陈拉着陆帆去了灵江边。

夕阳把江水染成了金色,渔民们划着小船回来,船上装满了新鲜的海鲜,有虾、有蟹、还有鱼。

小陈指着远处的灯塔:“大哥哥,你看,那座灯塔己经有一百年了,以前渔民出海,都是靠它指引方向。”

陆帆看着灯塔,心里想着这几天在台州的经历:在临海吃了王记的泡虾,听了王阿婆的故事;在温岭吃了王阿婆的嵌糕,听了陈姐的乡愁;今天又吃了陈家的食饼筒,听了戚家军的故事。

这些美食,不仅仅是食物,更是一个个故事,一段段历史,一种种情感。

“大哥哥,你明天就要走了吗?”

小陈突然问,眼神里带着不舍。

陆帆点点头:“是啊,我还要去宁波,去吃缸鸭狗的汤圆,去听宁波的故事。”

小陈低下头,小声说:“那你以后还会来吗?我还想跟你一起包食饼筒,一起去灵江边看灯塔。”

陆帆摸了摸小陈的头,笑着说:“会的,等我写完书,一定会再来温岭,再来吃陈婶做的食饼筒,再来听阿公讲戚家军的故事。”

晚上,陈家做了丰盛的晚餐,除了食饼筒,还有清炒蛏子、白灼虾、红烧鱼,都是新鲜的海鲜。

陈阿公喝了点酒,话也多了起来,跟陆帆讲了很多温岭的民俗,比如“三月三”

吃青饼,“五月五”

吃粽子,“八月十五”

吃月饼和食饼筒,每个节日都有对应的美食,每个美食都有背后的故事。

陆帆掏出笔记本,写下了今天的感受:

“温岭的食饼筒,是戚家军的行军智慧,是百姓的深情厚谊,是历史的记忆,是文化的传承。

陈阿公说,吃食饼筒的时候,不能忘了戚将军和士兵们,不能忘了老祖宗的恩情。

这句话很简单,却充满了力量。

食饼筒的面皮,擀的是岁月的厚度;食饼筒的馅料,包的是生活的滋味;食饼筒的故事,讲的是军民的同心。

今天,我在陈家的院子里,和阿公、阿婶、陈叔、小陈,还有邻居们一起包食饼筒,一起吃食饼筒,一起听故事。

桂花的香气,食饼筒的香味,欢声笑语,都刻在了我的心里。

我知道,这趟台州之行,我收获的不仅仅是美食的味道,更是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是历史与现实的连接,是文化与传承的力量。

温岭的食饼筒,是温暖的,是有力量的,是让人难忘的。

它像一封写给历史的信,记录着过去的故事;又像一张递给未来的名片,传递着温岭人的热情与坚守。”

写完,陆帆合上笔记本,抬头看向院子里的桂花树。

月光洒在桂花树上,细碎的桂花像星星一样,落在青石板上,落在桌子上,落在每个人的身上。

小陈己经睡着了,靠在陈婶的怀里,嘴角还带着笑,大概是梦见了明天还要跟陆帆一起玩。

陈阿公和陈叔还在聊天,聊的是村里的事,聊的是温岭的变化,聊的是以后的日子。

陈婶在收拾桌子,动作很轻,怕吵醒小陈。

陆帆看着这一幕,心里暖暖的,像喝了一碗热乎的绿豆汤。

他知道,明天他就要离开温岭,去宁波,去探索新的美食,新的故事。

但温岭的泡虾、嵌糕、食饼筒,还有王阿婆、陈阿公、小陈的笑脸,都会永远留在他的记忆里,留在他的书稿里,成为他“用足迹喂饱千万粉丝”

旅程中,最珍贵的一部分。

夜深了,灵江的潮水轻轻拍打着岸边,像一首温柔的歌。

陈家院子里的灯还亮着,映着桂花树的影子,映着每个人的笑脸,映着这份属于温岭的、温暖的乡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间谍的战争一人得道诸天谍影五年后我携三个幼崽炸翻财阀家族我在末日文字游戏里救世抗战从周卫国开始二道贩子的崛起震惊!开局一片地,暴击出奇迹盖世武神茅山后裔修真小赘婿第一序列我靠读书成圣人授徒万倍返还,为师从不藏私遮天:成帝的我回到地球当保安完美世界:开局融合重瞳至尊骨从玄君七章开始魔王追妻:纨绔妖神妃步步逼婚:抢来的老公修仙百艺蛮荒补天人张三丰弟子现代生活录我缔造上古天庭的那些年征服原始人重生8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