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内帑清查的指令己经秘密下达,王承恩亲自督管,内承运库如同一个被暂时封存的巨大蜂巢,表面平静,内里却己开始紧张的忙碌。
朱由检知道,这只是第一步,如何开源节流,扭转国家财政的整体困境,才是真正的难题。
他需要听取执掌中枢的阁臣们的意见,尤其是内阁首辅钱龙锡。
这位在清算魏忠贤过程中表现积极、被东林士人寄予厚望的老臣,在朱由检看来,是观察这个时代顶级文官思维模式的绝佳窗口。
于是在一个雪后初霁的上午,朱由检在文华殿后的暖阁召见了钱龙锡。
阁老穿着厚重的绯色蟒袍,须发皆白,面容清癯,一举一动都透着多年翰苑生涯沉淀下来的儒雅与沉稳。
他行礼如仪,目光恭谨,却也带着一丝士大夫面对年轻君主时固有的、不易察觉的审视。
赐座,上茶,一番简单的寒暄过后,朱由检将话题引向了核心。
“钱先生,”
他用了表示尊重的称呼,语气温和,“近日朕翻阅户部奏销,国库空虚,岁入日蹙,而辽东、陕西、九边年例,处处需款,朕深感忧虑。
不知先生于理财之道,有何良策以教朕?”
钱龙锡似乎早己料到皇帝会问及此事,他放下茶盏,微微欠身,从容不迫地开始了他的论述。
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引经据典的自信。
“陛下垂询国计,此乃社稷之福。”
他先定了调子,然后道,“臣以为,理财之要,首在节流,次在正心。”
“哦?愿闻其详。”
朱由检不动声色。
“所谓节流,”
钱龙锡侃侃而谈,“便是汰冗员,省浮费。
陛下请看,自万历以来,宗室禄米日益浩繁,各级衙门胥吏冗员充斥,宫中用度虽经裁减,然相较民间,仍显奢靡。
若能严核宗室谱牒,控制禄米发放;裁撤各衙门元官冗吏,削减不必要的赏赐和工程;再则,陛下以身作则,敦行节俭,则每年省下数十万乃至百万两银子,并非难事。
此乃节流之要义。”
这番话,听起来冠冕堂皇,无可指摘。
节俭确实是美德,裁撤冗员也确实是改革的方向。
但朱由检听着,心里却微微沉了下去。
这完全是老生常谈,而且将解决问题的希望,过多地寄托在了道德约束和行政命令上,对于如何应对既得利益群体的反弹,如何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却语焉不详。
“节流固然重要,”
朱由检试图引导,“然则,如今国用缺口巨大,仅靠节流,恐如杯水车薪。
先生于开源一事,可有见解?”
听到开源二字,钱龙锡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似乎对这个词有些敏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