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魏忠贤被贬黜流放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瞬间传遍了整个京城,继而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飞向帝国的每一个角落。
朝野上下,为之震动,反应各异。
有人拍手称快,尤其是那些曾受阉党迫害的官员及其家属,以及长期被压抑的东林一系士人,首呼天道轮回,圣君在世。
茶楼酒肆间,窃窃私语声中,充满了对魏阉往昔罪行的控诉和对新皇果决手段的赞叹。
也有人惶惶不可终日,那些与魏忠贤集团牵连颇深、却又未在第一批清算名单上的官员,如同热锅上的蚂蚁,西处打探消息,寻求门路,或忙着销毁证据,切割关系,整个京城都弥漫着一种山雨欲来的紧张气氛。
而更多的人,则是在震惊之余,保持着谨慎的观望。
他们想知道,这位年轻皇帝的手段,究竟会凌厉到何种程度?这场清算,是会适可而止,还是演变成一场波及广泛的血雨腥风?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于紫禁城,聚焦于乾清宫那位心思难测的年轻帝王。
朱由检很清楚这些目光背后的含义。
他深知,打掉魏忠贤个人只是第一步,如何处置其庞大的党羽体系,才是真正的考验。
扩大化,会引发官僚系统的整体恐慌和反弹,甚至可能逼出乱子;轻轻放过,则无法根除毒瘤,他之前的努力可能付诸东流,权威也会受损。
他必须掌握好这个度,既要彻底清除核心威胁,又要避免过度株连,维持朝局的基本稳定。
就在魏忠贤被押解出京,前往凤阳的途中,一份由新任锦衣卫指挥佥事骆养性的密呈的奏报,送到了御前。
奏报中称,查获魏忠贤于离京前,曾与部分旧部密会,且有怨望之言,其家仆在抄没过程中,亦发现其曾私藏兵器、僭越之物,并与边将有过密信往来,内容多涉阴私,有窥测神器之嫌。
这些罪证,有多少是确凿的,有多少是骆养性为了表忠心、迎合上意而加工的,朱由检并不完全在意。
他需要的,是一个足够分量的、能够将魏忠贤彻底钉死在耻辱柱上,并为他进一步清算阉党提供法理依据的罪名。
谋逆,无疑是最佳选择。
乾清宫内,朱由检召见了内阁首辅钱龙锡、次辅李标,以及刑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等三法司主官。
他没有展示那些可能存疑的密信和僭越之物,只是以一种沉痛而愤怒的语气,提到了骆养性密奏中关于魏忠贤怨望、私藏甲胄、交通边将等行为。
“朕本念其旧劳,姑从轻典,贬其凤阳,望其悔过。”
朱由检痛心疾首道,“岂料此獠怙恶不悛,竟敢心怀怨望,私藏禁物,交通外臣!
此等行径,与谋逆何异?若姑息养奸,何以告慰先帝?何以正朝纲国法?”
钱龙锡等人早己对魏忠贤恨之入骨,此刻见皇帝态度坚决,且给出的理由足够冠冕堂皇,哪里还会有异议?纷纷义愤填膺地表示,魏忠贤罪大恶极,天地不容,应严惩不贷!
于是,一道新的旨意迅速拟就,以六百里加急发出,追上前方押解魏忠贤的队伍。
旨意中,罗列了魏忠贤谋逆的新罪状,言辞激烈,认定其罪恶滔天,神人共愤,虽有十死,不足赎其罪于万一,最终裁定:“追赐魏忠贤自尽,其尸骸不得归葬,抛于荒野,以儆效尤!”
当宣旨太监和押解官兵在阜城驿站追上魏忠贤的队伍,宣读这道追命圣旨时,曾经权倾天下的九千岁,在短暂的惊愕、恐惧和绝望之后,于当夜,在驿站简陋的房间内,用一条白绫,结束了自己罪恶的一生。
消息传回京城,再次引起一片哗然。
皇帝在魏忠贤离京后迅速追加谋逆罪并赐其自尽,手段之果决,心思之缜密,让所有人为之凛然。
这清楚地表明,皇帝对阉党的清算,绝不会半途而废。
借着魏忠贤谋逆案这股东风,朱由检开始了对阉党核心成员的系统性、高效率清洗。
他并未像一些东林党人期望的那样,搞一场大规模的、牵连广泛的运动。
而是依据骆养性提供的名单、王承恩暗中查证的信息,以及三法司汇总的罪状,精准地点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