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母后,你怎么了?”
柴宗训察觉到她的僵硬,伸出小手摸了摸她的脸颊,“你的脸好凉。”
符太后回过神,连忙拭去眼角的湿意,勉强挤出笑容:“没事,许是殿里风大了些。”
她拿起软榻上的玉麒麟,塞进儿子手里,“训儿,你要好好长大,等你到十六岁,长成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母后就把这江山交还给你,禅位给你做真正的皇帝。”
柴宗训眼睛瞪得更大了,握着玉麒麟的小手紧了紧:“真的吗?就像父皇以前那样,能亲自带兵打仗,能给百姓分粮食吗?”
“当然是真的。”
符太后郑重点头,指尖轻轻点了点他的鼻尖,“到时候母后就陪着你,看你把后周治理得越来越好。”
看着儿子欢呼雀跃的模样,符太后的心却沉得更深。
她多希望这承诺能兑现,可后周如今的局势,哪里容得下她慢慢等儿子长大?方才韩通说“兵马雄厚”
,可这雄厚的兵马,真正握在柴氏亲信手里的有多少?赵匡胤麾下的禁军占了京畿兵力的大半,各州郡的团练使里,一半是他的旧部,另一半是见风使舵的墙头草。
先前为了制衡赵匡胤,她才答应和辽、北汉演那场“逼宫戏”
,想借外力挫他锐气,再趁机收回兵权。
可现在想来,这简首是引狼入室——耶律璟和刘钧哪里是来“演戏”
的,他们分明是想借着这场战乱,啃下后周的半壁江山。
她想起盟会上耶律璟的模样,那辽主斜倚在虎皮椅上,盯着舆图上的襄州冷笑:“只要能削弱赵匡胤,本汗不介意帮太后一把,只是事后,河间府的地盘可得归我大辽。”
当时她只想着制衡赵匡胤,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如今才后知后觉地后怕。
辽人对中原的土地觊觎了多少年,北汉更是一首以“复汉”
为名蠢蠢欲动,他们哪里会甘心只做个“看戏人”
?襄州的防线破了三道,耶律璟的兵马却半点没有收手的意思,恐怕就算赵匡胤真的交了兵权,他们也会找借口继续南下。
“母后,你又在想事情了?”
柴宗训拉了拉她的衣袖,“是不是还有烦心事呀?”
符太后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烦乱,将儿子抱到腿上:“没有烦心事,母后只是在想,等赵将军回来了,要让他给你讲战场上的故事。”
她顿了顿,又道,“训儿,以后上朝的时候,你要多听韩将军和那些老臣的话,他们说的都是对江山好的事。”
柴宗训似懂非懂地点头:“我知道,就像上次韩将军说要加固城墙,我就点头了。”
符太后笑了笑,心里却泛起苦涩。
儿子以为“点头”
就是做皇帝,可这背后的权衡、算计、凶险,他哪里懂?她想起柴荣临终前握着她的手说“护好训儿,护好江山”
,那时她只觉得凭着柴荣留下的基业,凭着自己的小心谨慎,总能守住。
可如今才明白,江山从来不是靠“守”
就能稳住的,尤其是当手里没有足够的兵权,身边没有绝对的亲信时。
先前闲置那些老臣,何尝不是她的失误?柴荣在世时,李谷、王溥这些人都是能独当一面的肱骨之臣,可赵匡胤崛起后,她担心老臣们倚老卖老、不好掌控,又想借着提拔新臣来制衡各方,反倒把真正忠于柴氏的力量推到了边缘。
若不是这次襄州告急,韩通拼死进谏,她怕是还陷在“用新人防旧臣”
的误区里。
“太后,延寿女姑娘求见。”
殿外传来内侍的通报。
符太后松开柴宗训,理了理衣襟:“让她进来。”
延寿女走进来时,手里还捧着那封未送出的信笺,神色依旧有些拘谨,见了符太后便屈膝行礼:“太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