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紫宸殿的烛火刚熄,残光顺着飞檐的轮廓往下淌,在青砖地上投下几道歪斜的暗影。
李煜的寝殿“澄心堂”
尚未落锁,檐下悬挂的铜铃偶尔被夜风拂动,发出细碎的叮当声,反倒衬得这金陵深宵夜更静了。
值夜的内侍小禄子正借着廊下灯笼的微光,整理案上散落的奏牍。
他指尖刚触到林仁肇那份标着“急报”
的军报,忽闻宫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靴声——不是内侍们轻悄的步履,是朝臣上朝时穿的皂靴踩在石板上的重响,还夹杂着苍老沙哑的叩击声,一下下撞在宫门上,刺破了深夜的静谧。
“陛下!
臣冯延巳,恳请陛下开恩见臣一面!”
小禄子唬得手一抖,奏牍滑落在地。
他慌忙拾起来,抬头便见月光下跪着西五道身影,为首者正是宰相冯延巳。
老宰相平日总是一身熨帖的绯色官袍,此刻却沾了不少夜露,衣摆下摆皱巴巴地贴在腿上。
他身后跟着的是宗室元老李从善、曾任淮南节度使的陈觉,还有两位鬓发斑白的勋贵——当年随烈祖打下半壁江山的周宗与郑彦华,皆是历经三朝的旧臣。
几人膝盖实实在在磕在冰凉的青石板上,叩拜声一声重过一声,在空旷的宫院里荡开回音。
李从善身为宗室,平日最是注重仪态,此刻却顾不得体面,连束发的玉簪都歪了,露出几缕散乱的白发。
周宗年纪最大,跪得久了,身子微微发颤,郑彦华悄悄伸手扶了他一把,自己的膝盖却依旧死死贴在地上。
殿内的李煜刚卸下冕旒,内侍正为他换上素色的绫罗常服。
那顶缀着珍珠的冕旒压了大半日,额角还留着淡淡的红痕,指尖
iconicon-uniE06C"
>
iconicon-uniE0F9"
>着案头的玉如意,凉意顺着指尖往心口钻。
徐铉刚从偏殿退下,两人商议遣使赴辽的细节尚未完全敲定,那封拟好的国书还摊在案上,墨迹未干。
听闻宫外的声响,李煜不禁蹙眉,指节无意识地攥紧了玉如意。
徐铉虽己离去,殿内还留着他方才议事时的气息,李煜看向殿门方向,沉声道:“外面是谁在喧哗?”
小禄子掀帘进来,躬身回话:“陛下,是冯相、李王爵还有周、郑两位大人,他们说有要事求见,此刻正跪在宫门外。”
李煜沉默片刻,抬手揉了揉发胀的眉心。
他早该料到,白日紫宸殿密议时,冯延巳虽未公然反对,可那紧锁的眉头、欲言又止的神情,都藏着不满。
“徐爱卿刚走,冯相便来了。”
他低声自语,语气里带着几分疲惫,“宣他们进来吧。”
冯延巳等人入殿时,脚步都带着颤意,却依旧强撑着保持朝仪。
殿内烛火通明,照得几人脸上的皱纹愈发清晰,冯延巳花白的胡须上还沾着夜露,一滴水珠顺着胡须尖往下坠,砸在金砖上,晕开一小点湿痕。
他们对着御座上的李煜重重叩首,额头抵得金砖“咚咚”
作响,那声响在安静的殿内格外刺耳。
“陛下!
万万不可与后周结盟啊!”
冯延巳的声音带着压抑的哭腔,花白的胡须剧烈颤抖,“淮南十西州的血还没干啊!
臣的兄长当年守濠州,城破那日,他带着阖家老小登城死战,最后连尸首都没找全,那些尸骨还埋在淮河岸边的乱葬岗里,您怎能忘了这份血海深仇?”
李从善紧接着抬头,额头上磕出了一片红印,语气带着宗室的急切与痛心:“陛下,后周是什么样的朝廷?柴荣在世时,年年南征,掠我土地、杀我百姓,濠州城外的庄稼地,当年全被他们烧光了,多少百姓饿死在逃荒路上!
如今柴宗训不过是个七岁的孩童,符太后深居宫中,连朝堂都摸不透,哪有半分实权?我们帮他们,便是与虎谋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