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左右皆是死局,可眼下,竟只有“准他撤军”
这一条看似能喘息的路。
韩通站在一旁,见符太后脸色发白,额角渗出细汗,急得首攥拳头却不敢多言——他怎会不知太后的顾虑,可事到如今,确实没有更好的法子。
柴宗训虽年少,却也察觉到气氛不对,他拉了拉韩通的衣角,低声问:“韩将军,太后为何不答应?”
韩通刚要解释,符太后忽然睁开眼,眼底的挣扎己尽数褪去,只剩下一片平静得近乎冷漠的神色。
她看向内侍,声音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传旨,准赵匡胤撤军。”
“太后!”
韩通猛地抬头,满脸惊愕。
符太后摆了摆手,阻止他继续说下去,目光转向那名内侍:“告诉赵将军,朕念其御敌有功,准其率主力回师,但需留三万兵马交由慕容延钊驻守潞州,防备北汉复起。
另,令他速率兵赶赴扬州,先解吴越兵之围,不得有误。”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赏赵将军黄金百两,绸缎千匹,犒劳军中将士。
再传旨给赵玉燕、赵玉娥二位姑娘,说她们兄长大捷,朕心甚慰,特准她们移居长春宫,赐绫罗十匹,首饰一箱。”
内侍虽不解为何还要赏赐赵家姐妹,但不敢多问,连忙捧着旨意应声退下。
殿内再度陷入死寂,晨光透过窗棂照进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却驱不散一丝凝重。
韩通急得首跺脚:“太后!
您怎能准他撤军?他带着十万精兵回师,一旦到了淮南,那便是他的天下了!”
“不然呢?”
符太后睁开眼,声音里带着一丝疲惫的自嘲,“不准他撤,他现在就会反。
你有把握拦住他?”
韩通语塞,张了张嘴,最终只能颓然垂下手:“可……可留三万兵马给慕容将军,也未必能制衡他啊。”
“能拖一日是一日。”
符太后看向柴宗训,语气缓和了些,“宗训,昨日让你清点京中禁军,可有结果?”
柴宗训连忙上前回话:“回太后,京中禁军现有两万八千余人,其中五千是新兵,尚未经实战。
京畿周边厢军约有三万,但装备陈旧,怕是难堪大用。”
“够了。”
符太后点头,“你即刻去枢密院,让韩将军协助你,将新兵编入老兵队伍,由韩将军亲自操练。
再传令京畿厢军,即日起向汴梁集结,谎称‘防备淮南联军北窜’,务必在赵匡胤回师前,把汴梁的防务筑牢。”
她又看向韩通:“赵玉燕那边,你多派些人手暗中保护,同时盯着她与老管家的联络。
赵匡胤的密信虽被取走,但老管家在赵府多年,定知他不少旧事,或许能找到其他实证。”
韩通重重点头:“臣遵旨!”
符太后站起身,走到舆图前,指尖缓缓划过潞州至汴梁的路线,又落到淮南寿州的位置。
她想起赵匡胤在信中“恳请回师”
的措辞,想起那两个尚在宫中的赵家姐妹,心中泛起一阵无力感——这盘棋,自己己然落了下风,可她不能输,柴宗训不能输,大周更不能输。
“赵匡胤,你以为这撤军的路,是你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吗?”
她低声自语,眼底闪过一丝厉色,“长春宫的赏赐,既是安抚,也是枷锁。
只要玉燕姐妹在宫中一日,你便不敢轻举妄动。”
殿外的风渐渐停了,阳光透过窗棂洒满大殿,可符太后的心头却依旧笼罩着一层阴霾。
她知道,赵匡胤的撤军之路一旦开启,这场关乎后周存亡的暗战,便将进入最凶险的阶段。
而她能做的,只有在这方寸之间,拼尽全力布下最后一道防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