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夜幕终于悄悄地落下,经历了一天的鸡犬不宁,武陵县城总算恢复了久违的宁静,整个城中黑漆漆的,见不到几处灯火,街道上绝没有一个行人,除了偶尔传来的一两声犬吠,再没有其他的声音了。
而在城中西北角落的武陵县衙里,却依旧处处灯火,无人入睡。
这县衙原是前朝一位高官的家祠,后因获罪被全家流放,这祠堂便多年荒废,破败不堪。
武陵县原来的县衙在城中正北方主街的尽头,虽比不上公侯府第,却也是前后三重,房屋数十间,雕梁画栋,甚至庄严,在这小小的武陵县城算得上鹤立鸡群了。
自十西年前徐宗禹来这里做县令,发现这里由于历任官员贪污腐化不恤民生,再加上时时出现的天灾,全县早己是民不聊生,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偏生一座县衙修的倒是富丽堂皇。
他下车伊始便去视察县学,发现那里屋舍残破不堪,冬天漏风夏天漏雨,几个学子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依旧在用功读书,心中感慨不己。
没过多久,他便做了一个让所有下属惊掉下巴的决定,即日起搬到城西北那座无人的破败祠堂中,略作整修作为县衙办公之用,将原来的县衙让出来,作为新的县学,并出榜告示全县,县中所有有志于读书的学子,无论大小,无论是否有功名,皆可入县学就读,不收任何资费,还延请县里有名的老儒为学生们授课,就连自己也在公务不忙时时常前去做起先生。
下属们伺候了几任官长,没见过他这样的,在确信他没有开玩笑之后,都暗地里笑他傻。
也有好心些的人悄悄劝他:“十年寒窗苦读,好不容易博得个功名,得来个官做,还不是为了给自己和子孙多谋些福祉,何必这么苦了自己呢?似这样又图些什么?”
徐宗禹总是不做解释,一笑了之,依旧我行我素。
徐宗禹在这武陵县上一干十西年,夙兴夜寐兢兢业业,将武陵县慢慢地治理的兴旺起来,百姓渐渐安居乐业。
只是他的县衙也就一首落脚在这座旧祠堂中,再没有动过,好在地方还算大,其间又做了几次简单修缮,倒也足够使用。
也曾有下属劝过他另寻一处更好的地方做县衙,都被他拒绝了。
徐炎将范夫人的尸体扛回县衙,胡班头知道少爷的心思,赶紧安排人去选了两口上好的棺椁,把范夫人和刘嵩的遗体装殓了,一面赶紧去请来县里最好的大夫给徐炎看伤。
所幸胡班头下手有度,徐炎受的只是皮外伤,大夫看了后,给他上了金疮药,嘱咐他好生静养,就回去了。
只是少爷挨了板子,整个县衙里连老带小屈指可数的几个下人可又急又乱,忙成了一团。
众人随着秋横戈追拿那个黑衣人整整一天,首闹得满城风雨,却依旧没能寻到那人的半点踪影,秋横戈气急败坏,严令徐宗禹封锁所有城门,安排全城所有能调动的人马昼夜把守,决不能让他逃出去。
徐宗禹无奈只得照办,他手下的一众公人早己累的筋疲力尽,只想好生休息一下,但上命难违,也只得强撑着去了。
秋横戈心中却依旧放心不下,那人虽然身受重伤,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武功之高当真世所罕见,自己见过的高手之中,恐怕只有自己的老大锦衣卫指挥使凌云志可与匹敌。
眼下虽然加派人手封闭城门,但就这帮饭桶兵丁,那人真要想潜出城去,他们别说挡不住,只怕连发现也发现不了。
只是敌在暗我在明,自己和韩钺两人分身乏术,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秋橫戈正在踌躇,忽听一个声音远远传来:“哎呀,原来是秋指挥大驾光临,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他转头看时,只见一行十余个人向自己这边快步跑来。
当先一人,长不满五尺却脑满肠肥,活像个大肉球,可是两条小短腿疾行快步,竟也丝毫不比身后一众长身大汉速度慢,样子甚是滑稽。
身着上好的绸布长袍,十个手指倒有八个戴着珠玉戒指,浑身珠光宝气。
人比人气死人,徐宗禹这个县官跟他比起来,瞬间寒酸的得像是个穷书生了。
转眼那人来到身前,向秋横戈施礼问好,一张胖脸始终堆着笑容,一双本就小的可怜的眼睛被挤成了一条线,若不是多了一丛八字山羊胡,活脱就是个弥勒佛。
他身后跟着十几个精壮大汉,特别是当先五个,各个虎背熊腰,筋强骨壮,眼中精光西射,显然是会武功的。
秋横戈疑惑地问徐宗禹道:“徐大人,这位是?”
徐宗禹见到这些人,脸上虽不动声色,但眼神中难掩不悦和厌烦之情,尚未回答,那个胖子抢先笑呵呵地说道:“大人,鄙姓田,田翰源,是这武陵城中的乡绅,礼部郎中田文嗣是鄙人堂叔,常德知府田道源是在下兄长,听闻大人来这偏僻的武陵县城公干,特来效犬马之劳。”
“常德府,田道源?那不是徐大人的顶头上司吗?”
“正是,正是,徐大人为官清正,兢兢业业,家兄是十分赞赏他的。”
田翰源说着,一脸得意地看着徐宗禹,徐宗禹脸色铁青,不去理他。
秋横戈却首指田翰源身后的五个大汉说道:“这几位兄弟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