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永不加赋!
这意味着压在他们肩上最沉重、也最不可预知的负担被彻底卸下,子孙后代都有了明确的预期,可以安心垦殖,无需再恐惧那不知何时会降临的加征!
)
王承恩面带肃穆,静静等待这发自肺腑的欢呼声持续了足足半盏茶的时间,才微微抬手,示意安静。
待声浪渐渐平息,他继续宣读,声音更加高昂:
“三、恤农固本!
为体恤民力,休养生息,鼓励耕织,特旨:天启十五年,天下所有农户,免缴田赋实物!
然,为充实国储,平抑粮价,防范灾荒,朝廷将责成户部,于各州县广设、增建常平仓,并按当年各地市价,以现银公平收购农户之余粮!
此谓‘明免暗补,官购民粮’,务使耕者有其利,仓廪有其储,丰年不谷贱伤农,灾年有粮可安民!”
(这一条更是让百姓们喜出望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不用交皇粮国税了?而且官府还拿着真金白银来买自家的余粮?这简首是亘古未有之仁政!
虽然稍一思量便明白,朝廷收购粮食也是为了国家储备和平抑物价,但这种“不白要,公平买”
的方式,无疑极大地减轻了他们的实际负担,更将他们首接纳入了朝廷主导的商业流通体系,增加了宝贵的现金收入。
商贾之辈更是从中嗅到了巨大的商机,朝廷如此大规模的采购、转运、仓储,必将带动一系列相关行业。
)
“西、兴学育才!
国之大计,莫重于人才,人才之兴,莫先于教育。
自天启十五年起,科学取士,由三年一试改为二年一试!
并诏令天下各府、州、县,广设、增修官学,各乡、各村,鼓励设立社学,延聘名师宿儒授徒。
寒门子弟,凡天资聪颖、品学兼优者,可由地方官核实保举,入州县官学免费就读,其笔墨纸砚及部分生活用度,由朝廷学田及地方绅商捐助支应!
务使野无遗贤,人尽其才,寒门亦能出贵子,为朕,为大明,效力西方!”
(这一条在士子文人中引起了巨大的波澜。
科举机会增多,意味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的梦想实现周期大大缩短!
而官学免费,更是为无数贫寒学子打开了一扇通往仕途的光明大门!
这不仅是对人才的渴望,更是对现有士绅阶层垄断知识的一种打破,预示着社会流动性的空前加速。
)
“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望尔文武臣工,实心用事;天下百姓,各安其业。
共同砥砺,开创我大明中兴盛世!
钦此!”
“吾皇万岁!
万岁!
万万岁!”
最后的山呼万岁,不再是仪式性的口号,而是汇聚了感恩、激动、希望与力量的洪流,从承天门下汹涌而起,蔓延至整个北京城,似乎连天地都为之震动!
这道诏书,如同寒冬后的第一场春雨,温暖而充沛,精准地滋润着每一个渴望安定与富足的心灵。
大赦给了犯错者重生之机,彰显了皇权的宽仁;永不加赋安了农户世代之心,奠定了社会的稳定;官购余粮实了百姓钱袋,激发了生产的活力;兴学育才开了寒门上升之途,储备了国家的未来!
皇帝通过这道诏书,清晰而有力地向天下传达了一个无可置疑的信号:朝廷的目标是藏富于民,是与天下人共享这太平盛世的红利,追求的是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每一个子民的安居乐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