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显德二年秋末的风,裹挟着太行山北麓嶙峋岩壁磨碎的铁砂,如同淬火后的砂纸,在天地间来回打磨。
风陵渡边市的青石板路被往来马蹄刨出细密的坑洼,每道沟壑里都嵌着经年累月的盐粒与血痂,见证着这座横亘黄河鬼门天险的古老榷场,如何在战火与商道的夹缝中扭曲生长。
此刻的市集像口被烧红的铁锅,蒸腾着令人窒息的狂躁,连空气都泛着金属熔化的焦苦。
人头攒动如沸粥,绸缎与粗布在推搡中摩擦出刺耳的声响。
穿湖蓝织锦的豪商踮脚张望时,袖口金线绣着的麒麟吞日纹随动作起伏;赤脚挑夫脖颈青筋暴起,被粮袋压弯的脊梁上,汗水蜿蜒成浑浊的溪流;扎着褪色头巾的货郎索性将担子扔在路边,扁担滚进污水沟,溅起混着羊粪的泥点。
空气中弥漫着铜臭、汗酸与劣质烧酒的混合气味,压过了寻常的牲口粪便与木炭烟火气,教人连呼吸都带着黏腻的焦灼。
临时搭起的粗木条案后,三位身着墨绿锦袍的“官中行首”
被玄甲兵丁围护着。
他们刻意将腰间“盐铁使司督粮”
的银腰牌晃得叮当作响,牌面錾刻的缠枝纹与陈府匠人耗时七日仿制的官印分毫不差,连契丹回字纹的暗刻都出自辽国降卒之手。
为首的“行首”
突然高举一叠桑皮纸票券,朱砂勾勒的斗斛金印在风中猎猎作响:“见仓即兑!
风陵渡官仓!
足石新麦!
过了这关隘,转漕汴梁黑水线,便是翻倍利!”
黄澄澄的“北征仓单”
在人群头顶翻飞,像一群引诱飞蛾的鬼火。
满脸横肉的粮贩将钱袋狠狠砸在案上,铜钱滚落的脆响被淹没在喧嚣里;穿貂皮的富商推开众人,怀里半张北汉通行文牒露出一角,边缘还沾着晋阳驿馆的火漆;老药农捧着锦盒哭喊,盒中老山参的参须上还沾着冻土,根须却在争抢中被扯断,渗出乳白色的汁液。
混乱中,一个身着北汉土布短打的汉子逆着人流挤动。
他肩宽背厚,左手始终护着后腰,那里藏着柄缠着三道玄色布条的朴刀——那是黑衣骑特有的制式,布条浸染过十三位兄弟的鲜血。
右脸一道从眉骨划到下颌的刀疤在阳光下泛着青白,让那双本就冷冽的眼睛更添几分凶戾。
此人身材魁梧,相貌堂堂,正是李甫。
他曾是殿前司禁军都头,三年前却因顶撞赵匡胤而被褫夺军职,从此仕途失意。
他脸上那道狰狞的疤痕,便是当年那柄镶玉剑柄留下的“教训”
。
李甫的手指无意识地
iconicon-uniE06C"
>
iconicon-uniE0F9"
>着那道刀疤,指尖触到结痂的凹凸处,就像摸到了当年禁军演武场的青石地。
那时候,他还是个意气风发的青年,有着满腔的抱负和豪情。
然而,命运的转折却如此突然,让他从云端跌落谷底。
当他掌心紧握的羊脂玉佩(契丹皇室内库信物)不小心蹭过韩七垂落的袖口时,他瞥见了对方眼底闪过的一丝寒光。
韩七是陈琅的心腹,此时正假扮行首,站在人群中。
就在这时,韩七突然扯开嗓门,高声喊道:“下批五千石!
价涨五厘!”
这一句话如同惊雷一般,在人群中炸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