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陈琅点头,声音沉稳,“盐引分桩法,脱胎于西汉桑弘羊的‘均输法’,只是将‘官运’改为‘官督商运’;平准仓制度,学的是东汉王景的‘常平仓’,加了‘熔劣铸良’的循环;连火器改良,也是用《墨经》里的‘力,形之所以奋也’的原理。”
他顿了顿,看向王朴,一字一句道:“我不是凭空捏造,是把古人的智慧,用到当下的困境里。
就像孔子说的‘温故而知新’,所谓治国之道,不过是‘承前启后’西个字。”
王朴的眼中闪过一丝震撼,随即化为深深的赞叹。
他原以为陈琅的本事是“奇技淫巧”
,却没想到竟是“厚积薄发”
——这不是妖孽,是真正吃透了华夏千年治理智慧的奇才!
“好一个‘承前启后’!”
王朴猛地拍案,“陈琅,你可知,你这些法子,能让大周……”
“能让百姓有饭吃,让士兵有趁手的兵器,让朝廷有钱打仗。”
陈琅接过话头,目光清澈,“这不是我一人的功劳,是五千年里,无数像桑弘羊、王景这样的智者,替我们趟出来的路。”
厅里静得落针可闻。
张美看着账册上的增收数字,李处耘抚摸着改良后的火器,王朴望着窗外的晨光,突然有种错觉——眼前这个年轻人,仿佛是从历史深处走来,带着古人的智慧,要为这个乱世开一剂良方。
枢密院偏厅的檀香渐渐沉了下去,陈琅的话像颗石子,在众人心里漾开圈圈涟漪。
张美捏着账册的手指泛白,李处耘按着刀柄的手松了又紧,唯有王朴端坐着,目光在“引盐分桩法”
的图纸上停留许久,才缓缓抬头:“你的法子,确有古意。
北魏均田制的‘西至’、东汉常平仓的‘敛散’,都被你揉进了新解里。”
他话锋一转,寒意又起:“可老夫仍有一问——这些古籍,为何偏偏落到你手里?一个江南流民,如何能吃透三朝财政利弊?”
陈琅早料到会有此问,躬身道:“大人,家传古籍确有残缺,许多道理是我在清河县替商号算账时,结合民间疾苦悟出来的。
比如‘交叉核验’,是见惯了里正与豪强勾结,才想到让邻村互查。”
他顿了顿,声音放低:“若大人仍有疑虑,我愿从微末做起,哪怕只是个抄账的小吏,也会把这些法子一一试给大人看。
张美突然开口:“王大人,依下官看,可先让他在度支司当个算手。
三司正在核河北盐账,正好让他试试‘分桩法’的细账——若算错一笔,立马拿下!”
李处耘也附和:“军器监的火器账也乱得很,让他一并核了。
我派两个老兵盯着,他动任何器械,都得有记录!”
王朴沉吟片刻,指尖在案上敲了三下:“可。
就暂任度支司算手,专管盐铁与火器账册。
没有老夫手令,不得踏入军器监核心区,不得接触三司密账。”
他抬眼看向陈琅,目光锐利如旧:“给你三个月。
若盐账能清、火器试成,再论其他;若有半分差错……”
“任凭大人处置。”
陈琅毫不犹豫地接话。
他知道,这己是最好的结果——从死牢到度支司算手,虽只是个底层小吏,却己是逃出生天。
“至于你的两个兄弟……”
王朴话锋一转,“汴梁水深,不宜久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