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让候选人现场识别草药、用民族语言讲解用法,比如勒腊现场用景颇语教“酸藤子煮水要剪根、煮15分钟,不然会苦”
,顺利通过考核。
第三步:地州-省级专家联动
为了避免地州专家“懂民族不懂规范”
,团队建立“双师联动”
机制:
-每个地州专家结对1名省级专科医生,省级医生负责“医学兜底”
,比如岩糯推荐苦丁茶治口腔炎,省级医生会补充“若出现溃疡,需加涂维生素B2软膏”
;
-每月开1次“地州专家交流会”
,让西双版纳的玉香(傣族医生)、德宏的勒腊、临沧的岩糯分享案例,比如玉香教大家“水傣老人忌用冷水敷病处,要用温水”
,勒腊分享“景颇族老人吃药要配米酒送服,不然会吐”
;
-建“地州草药库”
,把山黄皮、酸藤子、野三七等小众草药的“性状、用法、禁忌”
整理成图文版,同步给所有专家,避免“错认草药”
。
计划落地的第一周,西双版纳的村医就尝到了甜头。
勐海县的水傣阿婆咳嗽得睡不着,村医按之前的方法用海巴戟煮水,阿婆喝了两天没效,急得给玉香打电话求助。
玉香赶来后,先用傣语问阿婆:“是不是咳黄痰、嗓子疼?”
阿婆点头,玉香立刻说:“这是风热咳嗽,海巴戟是治风寒的,得用山黄皮煮水,加两颗青柠。”
村医按方法煮水,阿婆喝了一天,咳嗽就轻了,第三天就痊愈了。
阿婆拉着玉香的手说:“还是你懂我们水傣的病!”
德宏的勒腊也靠“民族适配”
解决了难题。
陇川县的景颇族老人岩甩,关节劳损得没法砍柴,村医给涂了云南白药,老人却偷偷擦掉——勒腊了解到“景颇族老人觉得‘外来药不如本地草药’”
,立刻带村医去山上采野三七,教他“用米酒把野三七捣成泥,敷在关节上,用芭蕉叶包好,每天换一次”
。
老人按方法敷了一周,关节就能活动了,还笑着说:“这才是我们景颇族的治病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