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选B!
培训山村村医当‘中间人’——移动医疗车虽快,可山村路窄难通行,还得靠村医长期扎根,才能真正解决偏远地区的服务难题!”
沈文的声音落在会议室里,苏禾手里的“山村地图”
还停在标注“3个偏远村”
的位置。
“这3个村离乡镇中心平均40公里,全是盘山土路,下雨就泥泞难行,医疗车半个月未必能去一次。
但每个村都有1名村医,他们熟悉老人的名字、病史,甚至知道谁家有行动不便的老人,比咱们外人去更方便。”
夏溪立刻翻出邻县卫健委提供的“村医档案”
:“这3位村医都是本地人,平均在村里待了8年,就是基础弱——只有1人有执业助理医师证,另外2人只懂基础护理,处理不了慢性病问题。
咱们得针对性制定培训计划,让他们先能‘接住’老人的需求。”
陈默这时举手,手里攥着他之前收集的山村老人需求:“我去这3个村做过志愿者,老人们大多怕麻烦,就算不舒服也不愿说。
村医跟他们熟,能聊出真话,咱们培训时得教村医‘怎么问出老人的真实病情’,比如‘最近是不是没力气喂鸡’,比首接问‘身体舒服吗’管用。”
方案定了,沈文团队立刻行动。
第一步,联系邻县卫健委,把3位村医请到乡镇中心卫生院集中培训。
可刚通知,其中一位叫老周的村医就打退堂鼓:“我都快50了,只会量血压、包扎伤口,学不会慢性病管理,别给你们添麻烦了。”
沈文亲自给老周打电话,没讲大道理,只说:“周叔,您村里的王奶奶,去年冬天摔了一跤,因为没及时发现骨折,躺了半个月才去医院。
要是您能学会看‘老人走路姿势不对就是疼’,是不是就能早帮她找医生?”
老周沉默了片刻,终于松口:“我去学!
就算学不会复杂的,能帮老人多留意点身体信号也行。”
第二步,制定“村医简易培训计划”
。
沈文团队避开“专业术语”
,把培训内容拆成3个实用模块:
1.常见病识别:用“症状对应表”
代替教材,比如“老人说‘头晕、手脚麻’,可能是高血压,要立刻测血压并联系乡镇医生”
,还附了老人常见症状的照片,比如水肿的脚踝、异常的舌苔;
2.需求收集技巧:陈默手把手教“拉家常式问诊”
,比如“您家今年玉米收了多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