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武汉上下,静候府君佳音!
无论成与不成,府君今日援手之情,禪铭记於心!”
包拯也站起身,肃然回礼:“主公言重了。
守土安民,本属分內。
武汉若能稳固,亦为长沙屏障。
包拯自当尽力周旋。”
他顿了顿,似乎想起什么:
“对了,少主昨日提及,欲在长沙寻访一种……高產豆菽之种?”
“確实如此,这两日在外剿匪,已有线索。”
刘禪打了个哈哈,並未实话实说。
虽然不知道系统提供的人才有无关於系统的记忆,但保险起见,他还是决定將系统的事情烂在肚子里。
而且刘禪也不能想像,若是系统提供的诸位人才,知道自己不过是凭空捏造的,他们会有什么反应。
所谓君不密而失臣,臣不密而失身,便是如此了。
包拯点点头,也提出需求:“若主公寻得此神种,请给长沙留下少许,我会命积年老农进行育种,尝试能否为长沙百姓添一份口粮。”
“这是自然!”
刘禪点头答应,五千亩的良种,给长沙留下部门也不无不可。
至此,刘禪到长沙的三件事,都有了苗头,
虽然最大的粮草问题还需等待刘备的批覆和长沙仓廩的核实,但包拯的態度已算积极,流程也已启动。
压在刘禪心头的一块巨石,终於鬆动了几分。
走出府衙,长沙的阳光有些刺眼。
刘禪深吸一口气,对身旁的丁奉道:
“承渊,让邓艾他们几个,去包府君那里挑人吧。
记住,要实干的,不要架子。
至於粮草……我们只能等了。”
吏员挑选进行得很顺利。
在包拯主簿的引领下,邓艾、张猛、李茂三人从长沙府衙及附近县衙中挑选了二十余名经过包拯半年锻炼,熟悉基层实务的年轻吏员。
这些吏员虽非大才,但胜在踏实肯干,正是武汉急需的人才。
就在挑选接近尾声,刘禪在府衙偏厅与包拯確认名单细节时,一个略显熟悉的名字意外地跃入他的眼帘。
在一份关於流放人员管理的例行公文上,赫然写著:
赵范,前桂阳太守,因降而復叛,主公令流放长沙,作为公文流转之小吏使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